雅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八年(1763),参赞大臣绰勒多率绿营兵600人至雅尔屯垦,筑肇丰城驻扎。三十一年(1766),因当地冬季雪大,参赞大臣东迁楚呼楚。雅尔又名玛尔拉得,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尔扎尔。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八年(1763),参赞大臣绰勒多率绿营兵600人至雅尔屯垦,筑肇丰城驻扎。三十一年(1766),因当地冬季雪大,参赞大臣东迁楚呼楚。雅尔又名玛尔拉得,即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尔扎尔。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索岳尔济山之北,滨喀尔喀河。东至鄂莫克依布拉克接呼伦贝尔界,西至额里彦山梁接乌珠穆沁左翼右旗界,南至索岳尔济山,北至东彻布尔图接本部中右旗界。康熙二十七年(1688)硕垒汗孙洪
1688—1755清朝皇子。满族,爱新觉罗氏。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五十年,从康熙帝巡视塞外,自是辄从,深为康熙帝所爱。五十七年(1718),以抚远大将军,征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哈玛尔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哈玛尔卫,并说清代有哈玛尔山,在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西300余里。
见“曼头城”(2061页)。
见“和勇”(1443页)。
狍皮褥子。鄂温克语音译。亦作“德螫”。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猎民传统的卧具之一。两张狍皮可做1条。有御寒,防潮湿作用。
见“呾密”(1388页)。
瑶语音译。部分瑶族自称。他称“大板瑶”。分布在云南麻栗坡、马关、广南、富宁,广西西林、那坡、防城和湖南新田、宜章等地。操“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元朝后期学者、书法家。畏兀儿人。先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族语言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史称其“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曾备宿卫,后任奎章阁书史,预
东乡语音译,意为“漫花儿”。东乡族民歌演唱形式。流行于甘肃省东乡族地区。明末清初开始流行。属河湟花儿范畴,多为苦歌与情歌。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段的第一、三句为9个字或10个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