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随旗行走

随旗行走

清代随从八旗衙门办事听其支配的人员。①宗室中※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以下六爵,其事务令随旗行走;国有典礼,例无参加朝会、燕飨等特殊优待,皆令咸集于本旗公所,与各级旗官列班望阙行礼。 ②八旗内尚未担任实职的公、侯、伯以下各等世爵拥有者,不论其品秩高低与待遇厚薄,概令随旗办事、应差。 ③不掌图记(印信名)的佐领,盖因年龄未满、能力不及,亦令随旗学习行走。以上二类,称“随旗行走散秩官”。 ④对旗官的一种处分,如一品大员降至五级,二品大员降四级,不令调用与骁骑校相等的六品官,亦令随旗行走。其中原封世爵者,仍以其世爵品级随旗行走;无世爵者,照所降之级随旗行走。 ⑤八旗革退人员,一定时期内亦令随旗行走。

猜你喜欢

  • 耶律弥勒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妃。契丹族。为礼部侍郎萧拱之妻妹。天德二年(1150),由萧拱荐于汴(今河南开封),及入宫,王见非处子,遣出,在外数月,复召入,封充媛,封其母张氏为莘国夫人。后进封柔妃。

  • 胡突堇

    ①见“萧迂鲁”(1993页)。 ②见“萧革”(1990页)。

  • 太皇山

    见“从太山”(321页)。

  • 布鲁特

    清代汉籍文献对柯尔克孜族之称呼。原文来自托忒语,意谓高山居民。有东、西两支。分布于新疆伊犁至阿克苏、乌什山地间的,称东布鲁特。有萨雅克、察哈尔萨雅克、萨拉巴噶什等5部(或称5鄂拓克)。乾隆二十三年(1

  • 大岳鲁水

    即“太鲁水”(273页)。

  • 杀胡林

    地名。又作杀狐林。今河北栾城附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辽太宗)卒地。大同元年(947),德光率兵南下。正月破汴,灭后晋,因遭民众反抗,四月,班师归北,途中患疾。十六日,次于栾城县杀胡林之侧,疾甚,于二十

  • 麻勒吉

    ?—168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通满、汉文。顺治举人。九年(1652),授修撰。十年,擢弘文院侍讲学士。十一年,擢弘文院学士,受命纂太祖、太宗圣训及删订历代通鉴,任副总裁。十四年(165

  • 休屠

    即“屠各”(2133页)。

  • 哈尔噶斯

    ?—1754清外札萨克蒙古青海和硕特西右翼后旗台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茂济喇克之子。雍正元年(1723)拒从罗卜藏丹津反清。三年(1725)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为该旗第一任札萨克。

  • 绥远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重要战役之一。1945年,国民党政府妄图建立“热察绥防共隔绝地带”,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力争绥察热全境》的指示。八路军晋绥司令员贺龙提出集中主力打击北线绥远之敌的战略。绥远战役于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