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阔端

阔端

1206—1251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扩端、库腾。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次子。父在位时,受封西夏故地,驻河西,后又得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47741户为食邑。太宗七年(1235),率右路军征南宋,招降原金将据守之秦、巩20余州,破金、兰、定、会等州,大败宋将曹友闻于阳平关,取利州、潼川等路,八年冬入成都。同时着手经营吐蕃,招徕吐蕃酋长勘陁孟迦等十族,任命一些吐蕃首领为边州长官。十一年还师陕西。同年(一说翌年)派部将朵尔达率兵入吐蕃,直至拉萨东北。太宗后脱列哥纳(乃马真氏)称制时,设府于凉州(今甘肃武威)镇守。乃马真称制三年(1244),遣使至吐蕃,召请吐蕃最有影响的教派萨迦寺主萨迦班智达(1182—1251)。定宗二年(1247),于凉州会见萨迦班智达,议定吐蕃归附条件,由萨迦班智达致书吐蕃僧俗首领,劝说归附,确立了蒙古对吐蕃的统治,对蒙藏关系的发展及喇嘛教在蒙古族中的传播起有一定影响。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蒙哥即汗位后,因一向与蒙哥和善相处,未参与窝阔台系家族失烈门等与蒙哥争夺汗位的斗争,未受株连,仍保有原封地和军队。据《蒙古源流》载,卒于宪宗元年(1251),享年46岁。

猜你喜欢

  • 迭剌迭达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迭达迭刺部。开国前※鲜质可汗时(一作德祖时,约9世纪中)所俘奚族部民700户(一作7千户),徙于※饶乐都督府之清河,置※奚迭刺部,分13县(一作14※石烈),开国后更名迭刺迭达部(一作

  • 灵关道

    古道名。又作零关道、零官道、西夷道、洱海道。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为加强中原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联系,命司马相如筑,自今四川大渡河南岸通向西昌平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通灵关道,桥孙水(

  • 盛明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起止不详。

  • 答阑捏木儿格思

    元代地名。又译答兰捏木哥思。位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南。蒙古国建立前,察阿安、阿勒赤、都塔兀惕、阿鲁孩4部塔塔儿人居该地。宋嘉泰二年(1202),为铁木真(成吉思汗)所灭,并入蒙古。

  • 且末城

    西域古城名。见《汉书》、《魏书》之《西域传》。为且末国都城。遣址在今新疆且末西南15里处。当地残余城墙犹存,房屋基址清晰,时有古物、铜印等出土。

  • 术堵

    彝语音译。又称“子术”。四川凉山阿都土司统辖地区单身奴隶名称,类似※呷西。归黑彝占有者,无任何人身自由,随时可被买卖或杀死。归土司占有者,在衙门内做杂活,境遇稍好。

  • 射柳

    又作“剒柳”等。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射箭竞赛活动。源于辽代,《辽史·国语解》:“瑟瑟礼,祈雨射柳之仪,遥辇苏可汗制”。常于行宫或近郊举行,皇帝亦亲莅之,并有专门的大射柳之礼之服。金代,凡重

  • 宏慈寺

    敖汉旗札萨克府庙。蒙古语称好顺苏莫,俗称王子庙。位于内蒙古敖汉旗木头营子镇鼎足山下,清顺治年间(1644—1661)兴建。寺有主殿两座、其他殿堂80间、僧房等120余间。占地120亩。寺庙喇嘛最多时达

  • 畬民

    畲族古称之一。畬字读音“余”或“奢”。意为用刀耕火种方式新开垦二、三年的田地。始见于南宋末年刘克庄《漳州谕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先民,其人自认为盘瓠王之后,代代相传,繁衍至今,有族谱、

  • 插牌

    旧时土族聚会制订乡规民约的活动。流行于青海互肋、民和、大通等地。春播后,为保护庄稼和村民的公共利益,各村或数村联合于夏历五月十三日举行民众集会,商议全年的有关事宜,制定乡规民约,并立牌书之,故名。后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