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寿天亲可汗

长寿天亲可汗

?—789

唐代回纥汗国第四代可汗。名顿莫贺,亦称顿莫贺达干、顿贺达干。药罗葛氏。※英义建功毗伽可汗移地健从父兄。初任宰相,唐大历十四年(779),劝阻移地健勿犯唐遭拒绝,遂利用回纥内部原信奉的萨满教与新传入的摩尼教之矛盾和斗争,乘势击杀之,并杀其亲信及九姓胡凡两千人,自立为汗,号合骨咄禄毗伽可汗(意为“英勇神圣圣智可汗”)。遣使建达干赴唐。建中元年(780),受封为武义成功可汗。贞元三年(787),遣使赴长安(今西安)贡方物,求和亲。德宗以八女※咸安公主嫁之。次年九月,遣妹骨咄禄毗伽公主及国相��跌都督,率众千人赴唐迎娶,对唐以“子婿”自称。德宗封其为汩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公主为智惠端正长寿孝顺可敦。可汗并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犹鹘”之意(一说809年保义可汗在位时更名)。以西域葛逻禄及沙陀受吐蕃鼓动,进攻回鹘,遣内宰相颉于伽斯(突厥语,意为“国荣”)率主力征吐蕃,保卫唐与西域之交通要冲北庭。五年(789)卒。子多逻斯嗣。

猜你喜欢

  • 见“须卜居次”(1704页)。

  • 额哲

    ?—1649明末蒙古察哈尔部首领。全称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孛儿只斤氏。※林丹汗长子。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父率兵西进青海途中病死。翌年,察哈尔部余众居地被后金攻克,与其母被俘,投降后金,献

  • 隆吐山哨卡

    西藏地方政府为防止英军越界于境内隆吐山隘处所建巡防住所。英军侵占哲孟雄(今锡金)后,于西藏边境筑路,直至卓木(今亚东)山谷南界,并于边界寻衅,声言带兵进藏。西藏地方政府因英人历次无端闯入边界,派小队藏

  • 稚鲁

    契丹语音译,“拜舞”之意。宋人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3次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设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内有“微臣稚鲁祝若统”句,自注:“稚鲁,拜舞也

  • 梅何

    景颇语,意为“栽芋”。景颇族最古老的姓氏。据说景颇族先人最早学会栽种的作物是芋,后来才慢慢学会点种旱谷、玉米、荞等,故名。今天景颇族人在给亡魂祭献时必须用芋,甚至墓上也多画有芋的标志,以纪念祖先栽芋的

  • 呼岱达

    意谓商头。又译胡岱达。原是清代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为管理至当地贸易的浩罕商人,派令其诚实可靠者负责管理其与内地商民公平交易的人。后浩罕伯克势力增强,遂逐渐干预呼岱达事务。自道光十三年(1831

  • 登利可汗

    见“伊然可汗”(810页)。

  • 合掌胁侍菩萨像

    亦称合掌露齿菩萨像。典型辽代佛教塑像。现藏于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辽代佛教塑像突破一般佛像的静寂、肃穆之风,以形象生动、亲切感人、极富生活气息而著称,在我国艺术史上占重要地位,是像为辽塑代表作

  • 男像石座

    西夏石雕。白沙石质,近似正方体。长65、宽67.7、高57厘米。圆雕男性人像,面部浑圆,颧骨高突,粗眉上翘,双目突出,鼻梁短粗,獠牙外露,下颚置于胸前,裸体,肩与头齐,肘部后屈,双手抱膝,下肢屈跪,背

  • 山东西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西路改置。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辖府1:东平府;节镇州2:徐州、兖州;防御州2:博州、德州;刺史州5:济州、邳州、滕州、泰安州、曹州。各府州共领县27、镇48。共有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