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讷克乌尔鲁克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贵族。又译锡尼凯乌尔鲁克。满官嗔(蒙古勒津)部人。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与右翼领主亦不剌等决战前夕,在危难中养护了巴尔斯博罗特3岁幼子俺答,并将其救出右翼交与达延汗,故有功于汗庭。晚年,俺答汗妻莫伦哈屯欲以100童子和100驼崽为铁背台吉殉葬,引起民众强烈反抗,当杀至40幼儿时,挺身而出,欲以己身替代幼儿殉葬。因其功高不可杀,迫使莫伦哈屯中止暴行。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贵族。又译锡尼凯乌尔鲁克。满官嗔(蒙古勒津)部人。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与右翼领主亦不剌等决战前夕,在危难中养护了巴尔斯博罗特3岁幼子俺答,并将其救出右翼交与达延汗,故有功于汗庭。晚年,俺答汗妻莫伦哈屯欲以100童子和100驼崽为铁背台吉殉葬,引起民众强烈反抗,当杀至40幼儿时,挺身而出,欲以己身替代幼儿殉葬。因其功高不可杀,迫使莫伦哈屯中止暴行。
藏族蒙族地区民间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最早出现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一般认为产生于11世纪。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经人民群众长期的集体创造,增添修改,最后发展为定型化的书面文学作品。有藏蒙两种文
书名。明巡按御史李辅撰。6卷。他认为旧《辽东志》舛讹脱落甚多,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行重编,越六月而成书。全书分19篇,即图考志、沿革志、山川志、赋役志、边防志、兵政志、马政志、职官志、选举志、
781—798吐蕃赞普。又称托波牟尼赞普。汉籍作足之煎。797—798年在位。赞普※赤松德赞与蔡邦萨玛杰之子。生于杰玛宫。崇信和极力扶持佛教,每年举行“四大供”或“四大祭祀”,即分别在桑耶寺、拉萨大昭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置。《满洲源流考》作喀本河卫,并说呼伦布裕尔(今海拉尔市)北340里有喀本河流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达邻频你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闸撒。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有一闸撒名“打里频你”,疑与此为同一
(1461~62—1540或1542)托钵僧。新疆和卓系之祖。一名穆罕默德·达尔维西·毛拉纳·和卓·卡山尼。号阿哈玛特和卓。伊斯兰教苏菲派纳克什班底派第五世教长。原籍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早年在中亚土
?—759唐代回纥汗国第二代可汗。药罗葛氏。※怀仁可汗骨力裴罗之子。原称磨延啜,又称葛勒特勤或葛勒可汗。有勇谋,善用兵。唐天宝二年(743),奉父命捕斩后突厥汗国乌苏米施可汗。次年,父称汗,受命西讨葛
内蒙古伊克昭盟达尔哈特部的召庙。俗称再生召。清乾隆元年(1736)建,位于札萨克旗东偏南25里。供奉成吉思汗遗像。规定庙内喇嘛必须由达尔哈特部人充任,是为该寺不同于一般寺庙之处。庙中地位最高者为沙布隆
见“哥舒”(1835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夺里剌为天祚皇帝※永昌宫下之一瓦里。另有“夺里懒”一词,作人名,《辽史·后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