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鄂尔泰

鄂尔泰

约1680—1745

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西林,号毅庵。世居汪钦。康熙举人。四十二年(1703),袭佐领,授三等侍卫。五十五年(1716),迁内务府员外郎。康熙末,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亲王(清世宗)的心腹。雍正元年(1723),特擢江苏布政使。后迁广西巡抚,寻调云南,摄总督事。四年(1726),首倡实行“改土归流”,在西南各民族地区设置州县,改土司为流官,以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被采纳。六年,清廷拟推行改土归流,特授其为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任内,剿抚并用,完成改土归流。又镇压云贵苗族人民起义。十年(1732),授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一等伯爵,督巡陕甘。任内,整治军务、大举屯田,成绩卓著,深受雍正帝倚信。支持张广泗等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十一年,先后充《八旗通志》馆、《皇清文颖》馆总裁。雍正帝死,受遗命辅政。乾隆帝即位,与张廷玉总理事务。元年(1736),相继充《三礼义疏》、《农书》总裁。三年(1738),兼议政大臣。六年(1741),授军机大臣兼领侍卫内大臣。任内,多次巡视河工。又因充会试主考官,故门生众多,人称“鄂党”。十年(1745),加太傅。以病请解任。卒,谥文端。

猜你喜欢

  • 雅江

    地名。原名河口,藏语作呷曲卡。东邻康定,南毗盐源,西接理塘,北界瞻对。历为打箭炉明正、崇喜2土司属地。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军入藏驱准噶尔,于江之中枢设中渡汛驻防,改名中渡,归打箭炉、阜和协管辖

  • 禺氏玉

    指新疆玉。《管子》云:“贵用禺氏之玉”。禺氏即月氏之异译。时月氏分布于今敦煌一带,地当新疆进入中原之孔道,故中原人称新疆玉为禺氏玉。

  • 必勒格

    蒙古语音译。意为“智者”。一说为突厥语官号,亦用作突厥系可汗的称号,汉译“毗伽”,意为“妙手”;一说系唐兀主的称号“杯禄汗”、“不儿罕”的异文,意为“佛”,亦即满族贵族尊号“贝勒”之对音。传入蒙古后,

  • 和雇

    官府强行雇佣服役的措施。源于唐、宋,金、元沿之。元代,凡递运官物或各种工役,多向民间雇佣人夫、牲畜、车、船等服役。按户等高下、田产多寡轮流承担。运费按百斤百里计价,水旱运输不同,山地平川、顺水逆流各异

  • 萌孜

    即“萌柱”(1989页)。

  • 邛部州

    元代旧州名。北周、隋、唐为邛部郡、邛部县地。宋时岁贡名马、土产,封酋长为邛都王。部人称该地为邛部州,治乌弄城。原为“么些蛮”(今纳西族)居之。后乌蛮笃慕(仲由蒙)之裔据其地。元宪宗时内附。世祖至元元年

  • 女娲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传说盛行于战国时期。始见《楚辞·天问》。相传,她搏黄土作人,始有人类。她人面蛇身,一日可70变。与伏羲相婚,繁衍人类。因置婚姻,后祀为皋禖之神。曾为人类炼五色石补天,折鳌足支

  • 孛极烈

    即“勃极烈”(1584页)。

  • 贺兰山之战

    西夏初期与辽的两次重要战役。(1)夏景宗元昊因招诱辽境内党项人,与辽发生矛盾。天授礼法延祚七年(1044),辽兴宗将兵10万,弟天齐王耶律重元将骑兵7000,韩国王萧惠将兵6万,分三路大军渡河攻夏。元

  • 人皇王奔唐

    有记为“人皇王归唐”。契丹建国初期的王位之争。人皇王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倍。契丹开国时,神册元年(916),倍被立为皇太子。后他献计灭渤海,天赞五年(926),渤海亡,改东丹国,封其为人皇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