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浑都督府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永徽(650—655)中以薛延陀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侨治宁朔(今陕西靖边县东)。下辖姑衍、步讫若、嵠弹、鹘、低粟等5州。隶夏州都督府管辖。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置的羁縻机构。永徽(650—655)中以薛延陀部置。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职位世袭,侨治宁朔(今陕西靖边县东)。下辖姑衍、步讫若、嵠弹、鹘、低粟等5州。隶夏州都督府管辖。
1859—1928桂系军阀。原名亚宋,字干卿。广西武缘县宁武乡人。壮族(一说汉族)。出身贫寒,早年投身会党,后被举为首领,聚游勇活动于龙州一带。中法战争爆发后,率众投奔唐景崧参加抗击法国侵略军。中法停
契丹军名。“皮室”,契丹语,又译作比室、脾室、毗室。《辽史·国语解》称:“皮室,军制,有南、北、右、左皮室及黄皮室,皆掌精兵。”宋人亦云,契丹皮室军“皆精甲也,为其爪牙。”(《宋史》卷264)据宋仁宗
见“呾密”(1388页)。
?—661?唐代回纥第四代首领。药罗葛氏。※吐迷度之子。初为左屯卫大将军、翊卫左郎将。贞观二十二年(648),父死后,被唐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大俟利发、使持节、回纥部落诸军事、瀚海都督,袭父所领。永徽二
河名。南北朝时吐谷浑四大戍地之一。原水域在今陕西府谷县北50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迳清水堡(今陕西府谷县清水镇)东南注于黄河。吐谷浑曾于其东黄河上建※“河厉桥”。
古族名。又称披袍革老。以穿着贯首披袍而得名。族称始见于清代。分布在贵州镇宁、平远(今织金县)、水城、施秉、黎平等地。男女皆穿短衣,外披一袍,方而阔,无领,无袖,洞其中,以首贯之,前短后长。妇女以青线扎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
?—1657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礼敦之孙。初任佐领,皇太极即位后,始设十六大臣,进入大臣之列,任正蓝旗都统。天聪五年(1631),随军围明大凌河,同都统和硕图等合兵夹击,大败明军。八年(1634)
1785—1843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出生于才贡喇嘛家族。15岁入经院学习。20岁赴西藏,入哲蚌寺隆本康村,精研《中观》、《般若》。拜益坚参经师等人为师。为隆务寺迎请《甘珠尔》大藏经。后返隆务寺
?—552突厥汗国创始人。又作吐门,意为“万夫长”。阿史那氏。大叶护吐务之子。初为突厥部落首领,臣属柔然,其众充柔然锻奴(铁工)。后部落稍盛,始与西魏通商,至塞上市缯絮。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