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寔得本

赤寔得本

契丹语音译。本意为“孝”,亦引伸为“敦睦”。《辽史·国语解》作“得失得本”。契丹小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中“孝”,音近“赤寔得本”,可证“得失得本”误。石敬瑭为报答耶律德光援立之恩,遣刘㫬、卢重于会同元年(938)十一月丙寅上耶律德光(太宗)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孝”的观念传入契丹。耶律隆绪(圣宗)即位后,汉人韩德让掌权,契丹宫廷更为汉化,皇帝尊号、宫卫名称、皇帝及皇族谥号中皆有“孝”字。晚期辽墓中常有“二十四孝”画像石刻出土。表达“孝”意的单词“赤寔得本”,在契丹语和契丹文字中应时出现,且使用广泛,因而有以其命名的“赤寔得本斡鲁朵”。

猜你喜欢

  • 塔夫卡汗法典

    见“头克汗法典”(632页)。

  • 额音河卫

    见“兀应河卫”(110页)。

  • 思州宣抚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刘智墓

    在南京中华门外花木乡南北中村。为纪念清初伊斯兰学者刘智(约1664—1739)所建。始建于乾隆(1736—1795)年间,先后于同治九年(1870)和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原建有石门柱一对。华

  • 末朝歌

    畲族长篇叙事诗。20世纪初福建霞浦县白露坑畲族歌手编唱,长达300多行。歌词叙述历代各朝兴衰,主要叙述清朝政府的腐朽和民国初年军阀割据给畲族劳动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并对未来寄予希望。

  • 长乐公主

    西魏宗室女。大统十七年(551)六月,应突厥和亲之请,西魏文帝将其嫁于突厥汗国创始者阿史那土门伊利可汗。为中原王朝与突厥汗国首领和亲通婚之始。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鸟田

    越人一种传说。讲述的是一种禽鸟曾帮助越人耕田的动人故事。据《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载,因大禹治水感动上天,“天美禹德而劳其功”,特遣百鸟为大越海滨(泛指今苏南、浙东及太湖流域一带)之民耕

  • 端木绰

    清代书画家。字次刘,号云樵。江苏上元(今属南京)人。回族。嘉庆十五年(1801)举人。工画,尤擅山水。其精能评入逸品。又工书法,尤善行、楷。

  • 哈玛尔岱青

    ?—171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博讬果子。初授二等台吉。康熙三十四年(169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噶尔丹,奉命侦察。三十五年,随前锋侍卫阿南达至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