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赛来费耶

赛来费耶

中国伊斯兰教教派之一。又译为“色兰费耶”,系阿拉伯语“前三辈”之意,因只承认前三辈(即穆罕默德及弟子和再传弟子),故名。又称“三抬”教派,因主张礼拜开始时,要三抬手之故。创始人为甘肃和政回民马得宝。创立于1937年。乃根据沙特阿拉伯苏丹所修正后的瓦哈比耶派,即“伊赫万兄弟会”之主张,从伊赫瓦尼教派中分离出来之教派。因创始人乃该是白庄人,外号“尕白庄”又被称为“白派”。又因伊赫瓦尼被你为“新兴教”,它又被称为“崭新兴教”。其主张为:(一)“安拉”在被选物外,不在被造物之内。地球是安拉”造化的,因此,“安拉”一定在地球之外。;(二)只承认《古兰经》原文,不承认一切注解,认为《圣训》是对《古兰经》的解释应用途径;(三)只承认“前三辈”:即穆罕默德及弟子和再传弟子的教义教律;(四)礼拜时,伊玛目高念法蒂哈(《古兰经》首章)时,跟随社拜者要低声念。开始礼拜时、要三抬手; (五)主张男子留“满头”(大背头),女的必须带面纱;(六)不给亡人转“费七耶”。但反对门宦制度,反对崇拜圣墓;主张吃了不宦,念了不吃,等方面与伊赫瓦尼相同。该派主要在甘肃河州地区传播,清真寺不超过10个,人数不到千户。

猜你喜欢

  • 乌呼图部

    肃北乌呼图地区蒙古族总称。大约在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三年(1864)间,青海察罕诺们罕旗属民,因不堪札萨克王公横征暴敛,先后有数十户牧民移居色尔腾地方。嗣以色尔腾人畜众多,牧地紧缺,复自色尔腾移

  • 李冠铭

    清末武术米家。河北沧州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回族。系六合门。为“大刀王五”师傅李凤岗之叔。有奇力,性负气。据传有镖客喊镖过其门,冠铭愤怒,因驰马追之,超其前,有石坊,以手攀坊梁,以股夹马,马跳

  • 固伦和敬公主

    1731—1792清公主。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三女,孝贤纯皇后生。乾隆十二年(1747),下嫁蒙古科尔沁部额驸班第孙色腾巴尔珠尔,封其夫为科尔沁辅国公。十七年(1752),进袭亲王,二十年(

  • 家人

    清代对八旗官兵家内奴仆的特定称谓。清入关(顺治元年、1644)以前,原称※“包衣阿哈”,简称“阿哈”;入关后,沿袭古制,改称“家人”,以与另一种“包衣”人相区别。《清会典事例》载:康熙六年(1667)

  • 多尔济车登

    ?—1764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沙克扎长子。乾隆二年(1737),父以病罢职后,袭札萨克辅国公。二十年(1755),随清军征准噶尔部达瓦齐于伊犁。后

  • 南须

    见“须”(1704页)。

  • 南谢蛮

    唐代对分布在牂柯南部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首领谢氏而得名。其先世乃西汉末年牂柯郡大姓之一。西晋时谢氏官至牂柯太守,成一方之长。所统南部居民称南谢,分布在今贵州贵阳南部青岩、惠水一带。唐贞观十一年(637

  • 福兴

    ?—18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都统穆克登布曾孙。荫生出身。咸丰元年(1851),擢广东高州镇总兵。后参与镇压罗镜凌十八起义,赐号“安巴图鲁”,擢广西提督。随徐广缙援湖南,与向荣分路追剿

  • 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

    元朝地方官署名。世祖至元九年(1272)定都大都后,和林成为元朝治下的地方行政区划,立和林转运司。约至元十九年,改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掌军民、城郭、工局、仓廪、屯田、驿站等事务

  • 西平大长公主

    见“弘化公主”(6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