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鲜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金末,有蒲鲜万奴者,任金辽东宣抚使,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建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历史上亦称东真国),1233年为蒙古汗国所亡。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金末,有蒲鲜万奴者,任金辽东宣抚使,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建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历史上亦称东真国),1233年为蒙古汗国所亡。
元代乌思藏属下13处军政建制,以僧俗首领为万户长进行管理,简称十三万户。世祖中统元年(1260),封土蕃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赐予乌思、藏(即前、后藏)为其封地;又封其弟恰那多吉为白兰王,
拉祜语音译,意为“地窝铺”。解放前云南澜沧县糯福区拉祜族农民一种季节性的田间临时住房。以竹和茅草构成。当地主要实行刀耕火种,由于耕地分散和年年易地,为了适应山地作业的特点和减少每天路途奔波,各家各户普
详见“恰域万户”(1725页)。
蒙古国将领。又译三木合、三合。散只兀氏。以勇猛著称,享“拔都”(勇士)称号,故又称三模合拔都。随成吉思汗征金。太祖九年(1214),以金帝迁都汴京(今开封),奉命率契丹降将石抹明安等,与哗变归降的金乣
?—524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豆仑子,※阿那廅从兄。柔然建昌十三年(北魏正光元年,520),因丑奴可汗宠信女巫地方,引起柔然内讧,又兵败于高车部阿至罗,结果丑奴被其母俟吕陵氏所杀,丑奴弟阿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据其地位、职能,显系得名于唐之政事堂(宰相办公处)。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是三省中的中枢。比唐之尚书省。掌执行王国的一切政令,为王国最高行政庶务机构。设大内相1人,比唐
15世纪藏族高僧。又作阿木噶、哑蒙噶巴。西藏聂塘人。据《明实录》载明朝大慈法王释迦也矢弟子。随大慈法王进京,遂留居京师。宣德元年(1426),受明封为“灌顶净修弘智国师”。正统四年(1439),加封为
清代旗学学堂名,官办。清代为八旗、内府三旗子弟开办的初高级综合学堂。雍正七年(1729)创立,属内务府,以其总理事务大臣一人专管学务,又特简协理事务大臣无定员。初从内府三旗选取满、汉学生90名。乾隆元
1894—1951近代著名竹琴演员。四川成都人。回族。幼失明,人称“贾瞎子”。以小贩为生,后从师竹琴(又称道琴)名手蔡觉之学艺。勤学苦练,博学强记,能背诵长篇竹琴书《绣襦记》、《琵琶记》、《黑虎缘》等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库哷讷河卫,并说清代库哷讷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百余里,出库哷讷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