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黄金史

蒙古黄金史

书名。蒙古编年史。原名《概述古代诸汗所建政道之著作黄金史》,音译作《阿勒坦·托卜赤》,通称《蒙古黄金史》,为别于无名氏的《蒙古黄金史纲》,俗称《大黄金史》。蒙古族喇嘛学者※罗卜藏丹津以蒙文写成,故又称《罗·黄金史》。约成书于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作者吸收了《蒙古秘史》和无名氏《蒙古黄金史纲》的内容,并引用了今已失传的许多古老史料,较详细而系统地记述了蒙古族的起源至明末清初蒙古族的历史。书中以印度、西藏诸王世系开卷,附会蒙古族历史,宣扬佛教观点。其前半部从※孛儿帖赤那至※窝阔台汗时期的历史,不仅引用了《蒙古秘史》,也补充了该书,成为研究蒙古族早期历史和《秘史》的珍贵资料。后半部中自※妥欢贴睦尔至※林丹汗的历史,是研究明代蒙古的第一手史料。该书是蒙文史学名著中最细致的范本之一,与《蒙古秘史》、《蒙古源流》同被誉为蒙古三大历史著作,对研究蒙古语言和文学也有很高的价值。流传至今的是一部抄本,1926年从移居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察哈尔部旧贵族、永谢布台吉达里家中发现。全书不分卷,共246页,每面18行,用竹笔抄写。1936年在乌兰巴托分上下册出版,称库伦版。1941年,苏联学者郭增将部分转写为拉丁文发表。1952年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将库伦版影印出版,书名《蒙古古文典之一,阿拉坦·托卜赤》。1957年,乌兰巴托出版斯拉夫蒙文转写本。1973年,莫斯科出版沙斯金那的俄文译注本。1978年,美籍蒙古族学者札奇斯钦在台北出版汉文《蒙古黄金史译注》。1983年,内蒙古族学者乔吉在呼和浩特出版蒙文《黄金史注释》。此外,国内外还发表了大量研究论著和注释。

猜你喜欢

  • 七牧者

    唐代吐蕃职官之一。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定立吐蕃管理制度,命7名官员专管畜牧业,称“七牧者”。据《德乌佛教史》载,此7官称及职责是:洛昂牧马、当巴牧牦牛、热卡牧山羊、卡尔巴牧绵羊、桂氏牧驴、恰氏牧狗、俄

  • 肃州回鹘

    河西回鹘驻牧于肃州(今甘肃酒泉)地区的一部。见“河西回鹘”(1507页)。

  • 北方和东北古族名。一作秽、;有说《诗经·大雅·韩奕》“其追其貊”之“追”,即。是“貊”的单称(一说与貊是两个族称,周初至春秋初才混合为一族)。有人认为,

  • 中台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为右省,比唐之中书省。负责司王言,执国政,草拟制定政令。设右相一,为省长官,比唐之中书令,与大

  • 多仁班智达传

    藏文书名。西藏贵族学者多仁丹增班觉著。成书于18世纪中叶。著者出身“噶细瓦”(藏语意为“四喜”)家族,祖父贡布欧珠饶丹,被清朝封为“公爵”,尊称公班智达,居拉萨之官邸名“多仁”,故以名书。该书主要记载

  • 乌思藏卫指挥使司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六年(1373)二月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卫指挥使1员,正三品;指挥同知2员,从三品;指挥佥事4员,正四品;卫镇抚2员,从五品。以故元国

  • 土默特高等学堂

    清内蒙古学校名。雍正二年(1724)土默特旗当局在归化城文庙西设立土默特旗官校,选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蒙、满、汉文,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学校之一。初仅有学生9名。不久改名为“启运书院”,学生增加到90人。

  • 袁国祚

    清代刻书家。又名袁二,字景初。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回族。约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以经商为业,曾在湖北汉口开裕兴帽店,承继祖、父之志,业余以刊刻汉文伊斯兰教典籍为己任。乾隆四十三年(17

  • 保陵公

    金代对大房山山神的封号。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于中都(今北京)后,又迁列祖列宗陵墓于大房山(今北京房山)。大房山成为金代山陵重地,备受崇敬。大定二十一年(1181),世宗敕封此山山神为保陵公。使副持节行礼,

  • 萨里木吉

    鄂温克族婚礼仪式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意为“告别宴”。今内蒙古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旧时姑娘出嫁由女方族人和亲友送往,当天留住男家,翌日清晨,新婚夫妇在蒙古包内宴请参加婚礼的亲友,当宴会临近结束时,由坐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