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茶马司

茶马司

宋、明、清三朝专司管理与甘、青、藏等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机构。宋初,因战争频繁,亟需战骑,遣人于四川买茶,运至原州(今甘肃镇原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德顺(今宁夏隆德县)三郡易马。买茶易马,原分属买茶司和买马监牧司。熙宁七年(1074),纳熙河经略使王韶议,命李杞于成都府利州路买茶,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凤州(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博马。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将买茶、博马合为一司。史称“熙河路茶马司”或“陕西茶马司”、“秦州茶马司”。又有四川茶马司,其制与“秦州茶马司”相同。买茶司与买马司常分合不一,初无定制。崇宁四年(1105),始定二司合并为永制。南宋绍兴四年(1134),令四川宣抚司支茶博马。七年(1137),以关陕沦陷,将秦州茶马司并入四川司,复置茶马官,称都大提举茶马公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补充马匹需要,也相继于川陕等地置设秦州、河州、洮州(今甘肃临潭县)、雅州(今四川雅安)、碉门(今四川天全县)、庆远裕民(今广西宜山县)诸茶马司,以汉中、巴茶与甘、青、藏等诸族人民贸易。洪武三十年(1397),以私茶盛行,马贵茶贱,不便互市,迁秦州茶马司于西宁,称西宁茶马司。永乐十一年(1413),以茶禁松弛,又增置甘肃茶马司(又称甘州茶马司)于陕西行都司地(今甘肃张掖),隶陕西布政司。始置时,司主事官员有司令、司丞各1人。后俱改为大使、副使。满族统治阶级定鼎北京后,沿明旧制,于洮岷、河州、西宁、庄浪(今甘肃永昌县)、甘州分置5茶马司。令茶马御史管辖。又设满汉巡察御史、笔帖式、通事各员,供咨询。康熙七年(1668),裁茶马御史,由甘肃巡抚兼辖。三十六年(1697),以洮、岷额茶滞销,命部员专事督理。雍正三年(1725),命西司茶务归西宁府管理。自是诸司已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庙节

    见“分龙节”(323页)。

  • 绛宾

    汉西域龟兹国王。宣帝时娶解忧公主长女弟史为妻。元康元年(前65年)前往长安朝贺,受赐印绶、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万。留一年乃返。后数朝汉,乐汉衣服制度。归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

  • 大虫江

    见“佟佳江”(1095页)。

  • 牢兰海

    古西域湖名。见《水泾注·河水二》引《释氏西域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阿耨达山即今昆仑山脉,其西北之大水为今新疆且末县一带的车尔成河,牢兰海即今新疆罗布泊。《释氏西域记》是晋代僧人

  • 布颜代

    1585—1645清初将领。科尔沁兀鲁特部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初为兀鲁特部首领,天命七年(1622),率众自西拉塔喇归附后金。尚公主为额驸,授二等参将,隶满洲镶红旗。十一年(1626),率蒙古兵

  • 圣乐舞

    唐代南诏舞乐名。表演者衣南诏特有服装,戴黑色头囊(高帽),系金佉苴(金腰带),数十人手持孔雀尾之类长羽毛翩翩起舞;乐者演奏“南诏奉圣乐”。唐贞元十六年(800),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遣子寻阁劝等入朝,进

  • 番平

    清代藏银与汉银折合比例之藏银单位名称。藏银1两5钱约折汉银1两。史籍称藏银为“番平”,称汉银为“库平”,每番平1钱5分,合内地库平1钱整。库平为康熙(1662—1722)年间部库征收赋税,出纳银两所制

  • 家相

    西夏官名。夏毅宗李谅祚于奲都五年(1061)立梁氏为后,以其弟梁乙埋任此职,总揽军国大事,许其世袭。

  • 班洪事件

    解放前云南各族人民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沧源地区银矿的武装斗争。沧源的班洪、班老等地蕴藏有丰富的银矿,清初以来就曾大量开采。英帝国主义入侵我国云南边疆后,即觊觎此富藏,早在1927年就派人进行秘密勘查,1

  • 西夏志略

    书名。己佚。清瞿世瑛《清吟阁书目》著录,不记撰者姓名与卷数。孙殿起《贩书偶记》史部卷5载4卷,又载记2卷,亦不著撰者姓名。且称旧钞本,后有何元锡梦华馆印。本书采用编年体,以唐宋史籍考订唐末至西夏灭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