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苏纳

苏纳

?—1648

清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世居叶赫。贝勒※金台石同族。努尔哈赤创业初,率众归附,尚公主为额驸,编所属人户任佐领。天命四年(1619),灭叶赫部,受命收领族属。十年,授参领、升副都统。天聪元年(1627),统八旗蒙古兵之骁壮者,随军征明锦州,连战克捷。五年,授护军统领,擢兵部承政。后从征明,围大凌河城,败明兵及锦州援军,叙功授骑都尉世职。八年(1634),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九年,以隐匿丁壮,削世职。寻授正白旗蒙古都统。崇德元年(1636),从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北京,又从征朝鲜边城。三年,缘事罢都统任,专管牛录事。顺治五年,卒后以旧臣,有劳绩,追复原职爵,子苏克萨哈袭。

猜你喜欢

  • 出草

    ①台湾高山族对集体狩猎的一种称呼。狩猎是过去高山族人的重要生活来源,各“番社”均据有猎场,彼此不得侵犯。由于狩猎工具简陋,狩猎时需集体进行,每当春深草茂之时,族长动员社众各持器械、干粮,带着猎犬,集体

  • 托漠卫

    ①见“塔木卫”(2156页)。 ②见“脱木卫”(2081页)。

  • 塔什伯拉克

    即“塔勒纳沁”(2161页)。

  • 博喇海

    见“卜儿孩”(19页)。

  • 萨拉齐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黄河北岸。明初为云内州,后改云内县,属丰州,为蒙古俺答汗所据。清并漠南蒙古后,于乾隆四年(1739)置萨拉齐及善岱二协理通判,二十五年(1760),并为萨拉齐理事厅,

  • 班禅二世

    见“恩萨·索南乔郎”(1871页)。

  • 里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为坊里制和社制的合称。 “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社制”指农村中专督农事的※“社”。参见“坊里制”(960页

  • 浪牛

    解放前侗族社会的一种经济剥削形式。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存在于有租佃关系的地主和农民之间。有田出租的富户,同时把牛租给佃户饲养和使用。在租牛期间,如母牛产子,则按“主三佃一”分成,不另收牛租。

  • 迈达里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

  • 乌虎里

    见“乌古部”(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