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芮奚部

芮奚部

契丹部落。为※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八部之一。唐太宗时,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举部附唐,唐置松漠都督府,改大贺氏八部为十州,以芮奚部为※徒河州(一作徒何州),以该部※辱纥主(部落首领)为刺史以统之,隶松漠府。名义上成为唐统辖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时契丹与唐的关系极为密切。

猜你喜欢

  • 泰亦赤乌

    即“泰赤乌”(1800页)。

  • 石宗四起义

    清代苗族农民起义。嘉庆九年(1804),※乾嘉苗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加强在湘西地区统治,推行“屯田养兵、设卡防苗”政策。在永绥(今湖南花垣)、凤凰、乾州(今吉首)、古丈、保靖五厅增设守备、把总、外委等

  • 赫金

    见“赫哲族”(2422页)。

  • 莫何可汗

    即“叶护可汗”(540页)。

  • 中俄恰克图条约

    继《中俄布连斯奇条约》之后续订的界约。《布连斯奇条约》签订后,俄国声称其中个别条款与原议“不完全相附”,拒绝接受,复经两国全权使臣会商,于雍正六年(1728) 6月25日在恰克图签订此约。也称中俄《喀

  • 琦善

    约1790—185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都统成德子。字静安。袭侯爵。嘉庆间,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河南巡抚。任内,于南阳筑马营坝防汛,因堵御不速革职。道光五年(1825),擢两江总督,

  • 瓦桥关之战

    辽(契丹)与北宋间一次重要战役。瓦桥关位于宋雄州(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与益津关(今河北霸县)、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合为重关三镇。后晋时,石敬塘曾割让给契丹,显德六年(959),为后周收复。后一

  • 万俟道洛

    ?—5307北魏末关陇人民起义军将领。又作万俟道乐。族属匈奴。参加万俟丑奴领导的高平镇(今宁夏固原)起义,署行台。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万俟丑奴兵败被执杀后,犹据原州(魏改高平镇置,治今固原),抗

  • 者帖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三月所设者帖列山卫和正统后所设者列帖卫皆改作绰拉题卫或绰拉题山卫。

  • 越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太宗第五子耶律必摄受封;重熙十七年(1048),兴宗子耶律和鲁斡受封;乾统元年(1101),耶律淳受封。 ②金封爵,大国一字王号。天眷元年(1138),太祖子完颜宗杰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