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斡特剌

耶律斡特剌

辽道宗朝边将。字乙辛隐。契丹族。许国王※耶律寅底石六世孙。自幼不喜官禄,年41时始任,补本班郎君。道宗大康(1075—1084)中,为宿直官,历左、右护卫太保。大安元年(1085),升燕王傅,次年六月,以枢密院事兼知左夷离毕事。四年(1078),改北院枢密副使,受道宗赐诗褒奖,迁知北院枢密使事,赐“翼圣佐义功臣”。八年(1092)十月,阻卜首领磨古斯杀辽金吾吐古斯兴兵,连败辽军。十年(1094)四月,任都统,率军征讨,时遇大雪,败磨古斯四别部,斩首千余级,以功拜西北路招讨使,封漆水郡王,加赐“宣力守正功臣”。以后三年,连破耶覩刮部、梅里急部等。寿昌三年(1097)十月,拜南府宰相。破闸古胡里扒部。四年十月,召兼契丹行宫都部署。五年五月,复兼西北路招讨使、禁军都统。六年正月,执获磨古斯,使历时九年的阻卜之战平息。以功加守太保,赐“奉国匡化功臣”。天祚帝乾统元年(1101),请辞任,未允,只去招讨之职。六月,复兼南院枢密使,封混同郡王。翌年十月,擢北院枢密使,加守太师,赐“推诚赞治功臣”。未几致仕,卒,谥“敬肃”。

猜你喜欢

  • 升允

    1858—1931清朝大臣。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蓝旗人。光绪举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后历任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三十年(1904),调察哈尔都统。次年,任陕西总督

  • 邹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邹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3千余。居住在台湾中南部玉山以西阿里山一带溪谷和1000至1500公尺高地上,包括嘉义县吴凤乡达邦、里佳、山美、新美、来吉、

  • 尼堪

    1610—1652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孙,广略贝勒※褚英第三子。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父死于狱,抚养于努尔哈赤处。初从征蒙古多罗特、董夔有功。后金天聪九年(1635),从

  • 徒何州

    见“徒河州”(1892页)。

  • 袄儿都司

    见“鄂尔多斯万户”(2055页)。

  • 伯德

    原为※奚族部族名,后作姓氏。为※五部奚之一。据《辽史》,奚于太祖五年(911)为契丹征服。入辽后,是部仍沿此称。至辽圣宗时(982—1031),为三十四部之一,居松州、平州之间,下辖啜勒、速古、腆你、

  • 青海马帮

    系指解放前每年由青海往西藏拉萨等地经商的20—30家行商,为驮运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最多时有骡马3—4千匹。除驮运内地出产的绸缎、布匹、酒、醋、红枣、挂面等物品外,也有一部分骡马在西藏出售。

  • 马世俊

    清初文人。字章民,一字甸臣,号匡庵。江苏溧阳人。回族。幼聪颖,工诗词文辞,兼精书画。初试未第,留京师(今北京),贫甚。以行卷谒尚书袭芝麓,受赏识,被视为真才子,获周济。顺治十八年(1661),中一甲一

  • 跋喜电尕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跋喜囊贡奥寺,意为“跋喜上下寺”,简称“电尕寺”。在甘肃迭部县。13世纪中叶,八思巴4大弟子之一喜饶巴尔,奉师命返故乡宏法,修建此寺。分上下2寺,均由历代跋喜活佛护理,尚有文布跋察尔

  • 佛辅

    ?—534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梁书》载:梁中大通二年(530),父※呵罗真卒,嗣立。受梁武帝封为宁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五年(533),遣使至梁贡方物。其世子亦遣使向梁太子献白龙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