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罟罟

罟罟

即“固姑冠”(1431页)。

猜你喜欢

  • 天盛

    西夏仁宗李仁孝年号。1149—1169年,凡21年。

  • 贡布欧珠喇布旦

    ?—179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俗称公多仁班智达。藏族。乾隆四年(1739,一作五年)承袭其兄噶锡鼐·那穆扎尔色卜腾之辅国公爵,妻郡王颇罗鼐之女德丹卓玛。十二年(1747),奉七世达赖喇嘛命赴黑河迎

  • 钟全

    ?—1234宋末畲族起义首领。畲族,江西赣州人。宋宝庆元年(1225),于赣州率畲、汉族起义军,响应以汉族义军首领陈三枪为首的起义队伍,活动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利用有利地形,采取灵活战术,抗击官

  • 火鲁火疃

    金代谋克名,在蒲与路之北3千余里,即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侧巴金诺城。是金代北面最远的地方。

  • 布古尔

    ①即“玉古尔”(475页)。 ②见“轮台”(1377页)。

  • 伯颜

    ①蒙古语音译,意为“富人”一作巴延。相当于汉语的“财主”、“富翁”。古代蒙古社会富裕牧户主人的身分标志。据《元朝秘史》,约九世纪后半叶,成吉思汗十二世祖脱罗豁勒真即称此。亦被引申为一种称号,用以称呼有

  • 窝集部

    明※东海三部之一。又作渥集部、乌稽部、窝稽、阿儿、沃沮、兀狄哈等。满语意为“森林”。故地区特征是“连山茂林”,居地东西狭,南北长,可千余里,又称“千里窝集”。辖域北达毕哷根窝集,噶林窝集,东至尼满河、

  • 劳德玛法

    赫哲族对渔猎头人的称谓。赫哲语音译。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过去赫哲人进行集体捕渔或狩猎,由参加者推出一名年长、辈份大、公正、有捕渔或狩猎经验、威望高的人领导一切事宜,俗称“把头”,赫哲语

  • 支木山

    山名。即支莫挚山。位于中国、不丹、锡金边界。光绪十六年(1890),中英签订的《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八款》第一款规定此山山顶为西藏与哲孟雄(锡金)的分界线。

  • 阿哈里

    ?—1676清朝将领。满洲镶白旗人。索绰罗氏,世居吉林乌拉地方。初任分得拨什库(骁骑校)。顺治十八年(1661),随军征山东,连战皆捷。康熙十五年(1676),从征陕西,至显义关,败高定、蔡元马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