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罗卜藏丹津之乱

罗卜藏丹津之乱

清雍正初年青海和硕特部贵族反清叛乱。一称“癸卯之乱”。康熙五十六年(171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大策凌敦多布袭杀拉藏汗。清朝政府为“驱准保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春,合青海蒙古诸台吉,分兵两路进藏,逐大策凌敦多布,命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治前藏,台吉颇罗鼐理后藏。罗卜藏丹津以未能遂其据西藏遥制青海之初衷,怀怨望,于雍正元年(1723),煽惑青海蒙古各部台吉,盟于察罕托罗海(今青海湟源县西南),令各部“仍故号”,不得复称清廷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号。自称“达赖洪台吉”。以和硕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拒不从命,举兵击败之,迫察罕丹津等,遁居河州、甘州等地。又拒清使谕和,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掠西宁附近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在其影响下,西宁附近寺院喇嘛,亦“皆披甲执械”,率佃户人等攻城,抢掠焚烧。烽烟遍及青海各地。次年二月,为川陕总督年羹尧、四川提督岳钟琪等平定,遁逃准噶尔。

猜你喜欢

  • 宇文㢸

    546—607北周、隋朝大臣。字公辅。河南洛阳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魏钜鹿太守宇文直力勤孙,北周岩州刺史宇文珍之子。博学多通。初为周礼部上士,奉使邓至及黑水、龙涸诸羌,招降30余部。及还

  •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

  • 辰丕勒多尔济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贝勒※西第什哩长子。康熙四十五年(1706),父卒,弟丹津多尔济袭贝勒爵,协理旗务。五十八年(1719),随哲卜尊丹巴呼图克图入觐

  • 见“濮”(2580页)。

  • 顶板瑶

    见“盘瑶”(2075页)。

  • 逻些

    唐吐蕃王朝古都。即逻娑之别译,今之拉萨,清初曾称之为招地,参见“逻娑”(2062页)。

  • 西强山

    古地名。参见“西倾山”(698页)。

  • 罗卜藏青饶汪曲

    ?—1872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曾任噶丹赤巴。咸丰四年(1854),为五世达赖喇嘛经师。同治元年(1862),赏“阿齐图诺门罕”名号,并其转世者。三年(1864),受命办理达赖喇嘛商上事务。精

  • 允祹

    1685—1763清宗室。满洲镶白旗人。爱新觉罗氏。康熙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封贝子。屡从帝巡幸。五十六年(1717),署内务府总管。寻掌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六十年(1721

  • 章饰

    见“益仓”(19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