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纪古滇说集

纪古滇说集

书名。又作《纪古滇说原集》、《纪古滇说》、《记古滇说集》等。1卷。宋末元初滇人张道宗著录。书末题成书于南宋咸淳元年(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但书中亦记有咸淳元年以后之事,疑为作者成书后所补或后人所加。内容记述上自唐虞下迄元初的云南历史、古代神话传说、佛教故事等,详于唐代南诏而略于两汉及宋代大理国。材料采录白文古籍《白古通纪》(已佚)以及《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等汉唐史籍。其故事传说与后来的※《白国因由》相同。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云南总兵沐朝弼将其家藏抄本刊行于世,是为初刻本,称嘉靖己酉本。后又有淡生堂万历刻本,经杨慎点校、诸葛元声考证的万历刻本,并收入《玄览堂丛书》、《云南备征志》等丛书中。本书虽史实较少且多错杂,又有后人篡改,但为记云南古史较早之作,可供研究云南、白族等历史参考。

猜你喜欢

  • 盛安

    ?—1759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那拉氏。聂克色孙。康熙二十六年(1687),袭祖父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四十六年(1707),官至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十年(1732),授内务府主事。十一年,署正

  • 崇安

    ?—1733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号友竹道人。康悼亲王椿泰子。封康亲王。雍正时官都统,掌宗人府。九年(731),统兵驻归化,暂管抚远大将军印。卒,谥修。著有《友竹轩遗稿》。

  • 孜拉扎

    参见“孜洛布扎”(1265页)。

  • 阿尔哈尔沁

    清朝官员。黑龙江索伦人。乾隆二十三年(1758),从将军兆惠攻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县),濒黑水河为营,力战有功,擢索伦总管,赐号齐克齐巴图鲁。

  • 元秘史李注补正

    书名。清高宝铨撰。15卷。主要以平时研治《秘史》所积译说稿与新出李文田《元秘史注》相对证,就其与李说不合者补正李注。考证以方域舆地为主,旁及人物、典章制度、习俗,多用对音方法辨别地名人名异译。资料根据

  • 康居都督府

    唐代设置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一作显庆四年,659),以康国萨末犍城(今中亚撒马尔罕)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永租地

    亦称永佃地。清末汉族农民为开垦或租种蒙民地,缴纳一定地租而获得使用权的土地。一般在契经约上注明“永远管业”字样。只准汉人退还,不许蒙民回赎。这种关系的形成,有的因蒙古业主负债于耕种者,无力偿还,将土地

  • 冯家升

    1904—1970中国当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字伯平,山西孝义县人。早年就读于汾阳河汾中学、汾阳铭义中学。1927年考入燕京大学史学系。1931年在燕大考取研究生,毕业后获硕士学位。1934年先后在燕京大

  • 笪立枢

    清代画家。字绳斋。江苏丹徒县人。回族。清书画家笪重光裔孙。乾隆五十七年(1792)举人。工画,善山水,承家学而有所创新,论者谓:“其高者,得宋人气骨;其下者,亦不屑与蓝田叔、宋石门(旭)辈为伍,其画实

  • 门巴族翻地的木制工具。门巴语音译,意为“翻土器”。用质地坚硬的青杠木制成,其形略似我国南方农民使用的踏犁。全长170厘米,最粗直径10厘米,下端削成正面平滑,背部圆凸起脊的尖锥。距尖端约60厘米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