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纥突邻部

纥突邻部

鲜卑部落名。亦作纥豆陵氏,或误作纯突邻部。原称没鹿回部,窦姓。游牧于意辛山(在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一带,首领称“大人”、“长帅”。与纥奚部世同部落。北魏始祖拓跋力微初立时(220),因败于西部,曾投没鹿回部大人窦宾,娶其爱女。拓跋力微二十九年(248),窦宾卒,其二子与力微不和,被杀,部众为力微所并。拓跋猗卢时(307—316年在位),窦宾孙窦勤奉猗卢命,领旧部落,改称纥豆陵氏,入居五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独立成部。柔然始祖木骨闾集逃亡者百余人依附之。窦勤子窦真复率众归附北魏,为征西大将军。登国五年(390),被北魏道武帝击破于意辛山,相邻的贺兰部、纥奚部亦被残破。大人屋地鞬(一作屈地鞬)举部降魏。皇始二年(397),部帅匿物尼联合贺兰部帅附力眷、纥奚部叱奴根(嵇根)聚众反魏,被魏将庾岳讨灭,部众或并入北魏,仍姓窦氏,或投柔然。

猜你喜欢

  • 炕骨苗

    见“康佐苗”(2101页)。

  • 晃豁坛

    蒙古尼伦诸部之一。又作晃合丹、晃忽坛、晃兀摊、黄忽答等。与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儿只斤氏同宗,为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第三子抄真斡儿帖该之子晃豁坛后裔组成。原由察剌合、蒙力克(明里)父子率领依附蒙古孛儿只斤部也

  • 酩腮

    见“中书”(292页)。

  •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

  • 黑龙江至京驿道

    清代东北驿道之一。俗称大站道。由吉林、奉天入山海关。自茂兴站起,南80里至吉林省伯都纳站,70里至舍利站,60里至蒿子站,35里至孙托包站,45里至陶赉洲站,50里至蒙古站,45里至登额勒哲库站,45

  • 桑格

    ?—1699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喜塔拉氏。侍郎库礼子。顺治末,任三等侍卫。康熙六年(1667),擢一等侍卫,后授护军统领。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应吴三桂。奉命赴江西,参赞定南将军希尔根军务。

  • 中俄陆路通商章程

    沙俄为扩大自恰克图经库伦、张家口、通州至天津的陆路贸易,和清政府订立的通商章程。同治元年二月四日(1862年3月4日)在北京签订。共21条款。第一、二两款规定边界贸易在百里内均不纳税;准许俄国小本经营

  • 额勒登保

    1748—180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世居吉林乌拉。字珠轩。乾隆三十三年(1768),以马甲随征缅甸。三十八年(1773),随军镇压金川土司叛乱。四十年,因功擢三等侍卫。金川平,叙功,赐

  • 明谊

    ?—1868清朝大臣。蒙古正黄旗人。托克托莫特氏。内务府大臣明训弟。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以主事用,分兵部。道光五年(1825),补官,十三年(1833),充武会试提调。十四年,升员外郎。十六

  • 嘎桑

    独龙语音译,意为“能说会道的人”。云南贡山独龙族对家族长的称谓。每个家族都有一个,不经群众选举,自然形成,一般由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群众中有威信的比较年长的男人担任。由于解放前独龙族受察瓦隆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