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米思翰

米思翰

1632—1674

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哈什屯长子。初任侍卫。康熙三年(1664),袭父一等男爵兼一云骑尉世职,管佐领。六年(1667),任内务府总管,辅政大臣有欲假用尚方器具者,俱严拒之不予。康熙帝亲政,授礼部侍郎。八年,擢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以各省岁赋原听布使存留司库,致有挪移、亏缺之弊,奏请通饬各省除俸饷诸经费外,所余悉解部,自是勾稽出纳权尽归户部。十二年(1673),“三藩”相继以撤藩之请试探朝旨。他与兵部尚书明珠排众议,力主三藩并撤,移于山海关外。吴三桂反,受命协济军需,反对以军需浩繁为由就近调兵御守,主张以绿旗兵制之,并以八旗劲旅会剿,获康熙帝赞许。十三年,请禁地方苛派于民,为康熙帝采纳。卒,谥敏果。

猜你喜欢

  • 泽旺

    清代小金川土司。藏族。金川土司汤鹏之子。乾隆七年(1742),袭职。大金川莎罗奔为夺小金川地,以女阿扣妻之,次年,复以兵围攻,夺取印信,据其土地,经四川总督檄谕始归还所掠。后其妻阿扣私通良尔吉,土司印

  • 于忠

    462—518北魏大臣。字思贤,本字千年。鲜卑万忸于氏(后改于氏)。领军于烈之子。初拜侍御中散。太和(477—499)中,授武骑侍郎,赐名登。十九年(495),转太子翊军校尉。宣武帝即位,迁长水校尉,

  • 长庆寺

    元朝官署名。掌成宗斡耳朵(帐殿)及怯薛歹(护卫士)人等衣粮诸事。泰定元年(1324)置,设寺卿6员掌寺事,秩正三品,下领少卿、寺丞各2员。

  • 解智

    西夏职官七品封号。西夏语音“精丁”。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全立”称号。下有诚珍、礼劳、才益、目审等数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子弟书

    满族旧日鼓词曲艺作品。全称“清音子弟书”。八旗子弟创作,故名。内容以明清小说或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北京风土人情为题材。有词有曲。词一般以7字句为主体,分短段与长篇。短段数十句乃至百句;长篇有数回乃至数

  • 嘉赛·端约曲结嘉措

    明末清初青海郭隆寺第一任堪布。藏族。生于塔波地方,由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认定后,剃度出家,在塔波扎仓刻苦学习经典。常聆听三世达赖喇嘛、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纳卡巴·塔尔悲坚赞等教诲,掌握许多经学正确见

  • 南诏三十七蛮部

    唐宋时期对云南东部少数民族37个部落的统称。南诏、大理时均称此名。包括因远部(居元江)、休腊部(居河西)、嶍峨部(居嶍峨县)、屈中部(居阿迷州)、溪处甸部、伴溪落恐部(为临安府两长官司)、铁容甸部(亏

  • 阴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在氐族聚居区置,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为※十三氐道之一。东汉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三国、晋改称阴平县(一说东汉改称)。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以此为政

  • 水占

    台湾高山族赛夏人盛行的一种占卜方法。过去赛夏人凡遇疑难问题或染疾,用一碗盛满清水,放入一根小草,然后在碗中立细竹管一支,祷告后,以耳就竹管听之,据说能听到“精灵”的提示,解决疑难和祛除疾病。

  • 赤髀横裙

    槃瓠蛮一支的俗称。分布在武陵、长沙、庐江郡,杂处于五溪(指雄、��、辰、酉、沅五溪)之内(在今湖南大部地区)。据干宝《晋纪》云:“糅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槃瓠。俗称‘赤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