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符那南

符那南

?—1470

明宪宗朝儋州黎族农民起义首领。海南岛儋州七坊峒人。黎族。成化五年(1469),土舍王赋(一作贼)侵夺七坊峒黎人田土,诸黎蓄恨。乘王赋往临高祭扫之机,刻箭传约,合谋截杀王赋,未果。后拥众自号南王,公开与地方官府对抗,邻近黎村纷纷响应,波及整个儋州。是年十一月,指挥义军凭险屡败都指挥王燧官军,相持月余。后因官军乘雨夜夹攻,被迫率义军退至落贺峒,继续坚持斗争。六年(1470)初,落贺峒失陷,与官军奋战中被捕牺牲。

猜你喜欢

  • 十六天魔舞

    元代蒙古宫廷乐舞。简称天魔舞。中国南北各族交往频繁,音乐、舞蹈艺术互相融会,早在唐代就有此舞,王建《宫词》云:“十六天魔舞袖长”。后被喜爱歌舞的蒙古贵族收纳,元朝宫廷作为歌舞百戏之一,在宫廷饮宴中演出

  • 把总

    旧时低级军官名。始设于明代,为千总下一级武官(千总以上为总兵)。驻守京师的京营兵三大营,均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清代,绿营兵编制,营以下为汛,由千总或把总统领。秩正七品。次把总一级者称外委把总,简称外

  • 沙汗

    ?—1565东察合台汗国第十四代汗。蒙古族。※满速儿汗长子。满速儿汗晚年退隐,1543年袭父位。在位其间曾与※叶尔羌汗国阿克苏总督马黑麻战争,将马黑麻俘回察力失(今新疆焉耆县),后放回。1565年,掠

  •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译者佚名。西夏文译者题款载为大明皇帝和皇太后御译,是为惠宗及其母梁氏皇太后。木刻梵夹本。计107面,每面6行,行17字。后有发愿文12面,为元皇庆元年(1312)作。除记述佛教在东土

  • 黎峒

    海南岛黎族一种原始社会组织。文献最早有关海南黎峒记载是《北史·谯国夫人传》:“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峒”。普遍记载是宋以后。各峒均有名称,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域,“自来黎峒田土,各峒通同占据,共耕共分”,峒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翁金河源,东至察罕库图勒,接本部右翼左末旗;西至额鲁克台,接赛音诺颜旗界;南至阿哈尔山,接军台及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北至鄂波尔呼吉尔图,接赛音诺颜旗界。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

  • 马端肃公奏疏

    书名。明代兵部尚书回族马文升撰。12卷,55篇。其孙马天祐编。本书为其一生奏议之汇集。大多有关国计民生、军国大事。部分涉及总副三边军务,抗击瓦剌,平定“岷州之变”和“哈密之变”。惟其在成化中巡抚辽东、

  • 布达什汗

    哈萨克汗。又译比里剌失。※塔赫尔汗兄弟。1533—1538年在位。时汗国处于分裂状态,各部自立可汗,各据一方。如汗国西部之阿克买德汗和七河流域的托格木汗,都各自为政,拒不服从其管辖,直接控制人口仅有两

  • 刘嵩

    北魏大臣。字阿龙。匈奴独孤部人。东雍州刺史※刘乞归之子。原居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后徙河南洛阳(今洛阳市)。宣武帝(499—515年在位)时,任给事。请疏黄河,以通漕运,授龙门都将。以历年功不就,

  • 干把珠

    ?—1459明天顺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作干把猪。贵州东苗十三番人。苗族。天顺二年(1458),遭旱灾饥馑,因不堪官府苛敛,率龙里(今龙里),新添(今贵定)、八番(今贵阳)、平越(今福泉)等地数万苗族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