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白衣没命军

白衣没命军

参见“白衣”(594页)。

猜你喜欢

  • 敕赐广惠寺碑

    碑铭。清世宗胤禛撰文。雍正十年(1732)广惠寺(原称郭莽寺)建成时立。寺在青海大通县境内。碑文记述雍正元年(1723)青海和硕特蒙古罗卜藏丹津之乱,该寺喇嘛煽动远近部落聚兵附逆,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过

  • 白水

    古水名。又称白水江。《汉书·地理志》广汉郡甸氐道(今甘肃文县西):白水出徼外,东至葭明入汉。又有白水县。《水经注·羌水》: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含白水,东南去白水县故城90里。水源有二,一出四川南坪县

  • ①古族名。一作蜒。南蛮的一支,亦称蛮蜑。分布在今湖北西南及四川东部。后渐向东南迁徙,进入湖南等地。其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无蚕桑,少文字。汉代的赤甲军常取其民。蜀汉时,以其劲卒3千为连弩士,后移汉中。

  • 论莽热

    吐蕃将领。全称论莽热没笼乞悉蓖。赞普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时,官至内大相兼东鄙五道节度兵马群牧大使,掌管青海、鄯州、河州、凉州及瓜州五个节度地区的军政事务,驻河州(治今临夏),称大节度衙。同

  • 中山王兆域图铜板

    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陵园葬域平面示意图。中山王生前命相邦司马赒主持建造王陵,事先将设计平面图制成此铜板。铜板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其背面有一对铺首,正面是一

  • 东胡

    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故名。春秋战国时,分布于燕国以北,盛时达燕国东北及赵国东边。由族属相同之各部组成部落联盟,※乌桓、※鲜卑即其组成部分之一。屡扰燕、赵边地,迫燕以大将秦开为人质,掠赵代郡人众

  • 流求

    古地名。亦作琉球、留求、琉求。始见于《隋书·流求传》,宋、元仍作此称。学者多主张为今之台湾,一说为今冲绳。明代改称东番。

  • 好德格沁

    内蒙古敖汉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歌舞。当地汉族称之为“蒙古秧歌”。以求福祈寿、四季平安、人畜两旺,以歌舞剧的形式在春节期间演出。由头戴假面具、身穿民族服装的六人来表演;其中一人扮演白音查干巴特,即白老

  • 伯帖木儿

    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任宿卫哈刺赤、佥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征叛王乃颜,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大败叛军。次年,随皇孙铁穆耳败哈

  • 库尔吉司

    见“阔儿吉思”(2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