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1752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瓜尔佳氏,※费英东曾孙。康熙二十年(1681),袭三等公兼佐领。四十二年(1703),扈帝西巡。四十三年,授正蓝旗蒙古都统。四十七年(1708),调正白旗蒙古
见“脱脱不花”(2082页)。
见“王政”(202页)。
西藏珞巴族对被保护户的称谓。其因势孤力弱、家境贫困、与异家结仇或逃婚等而投靠有影响的氏族首领或有势力之家。一般需送礼征得保护人同意后方可在保护人住房周边建房定居。以借地或开垦氏族公有地谋生。其为独立经
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决议案之一。1926年12月1日至28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湖南长沙召开湖南全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毛泽东、谢觉哉、李维汉、彭礼等先后在会上作了报告。毛泽东亲自参与
西域古地名。见明陈诚《西域番国志》《明史·西域传》。清《西域图志》作“土尔番”,对音为“吐鲁番”。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移管粮同知驻此,并设巡检,隶甘肃布政司。四十五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归乌鲁
1621—1676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庄亲王※舒尔哈齐孙,靖定贝勒芬古(又作费杨武)第四子。顺治二年(1645),封辅国公。屡从军征战,颇著军功。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征湖广。五年,从郑亲王济尔哈
唐代南诏重要碑刻。南诏赞普钟十五年(唐大历元年,766)立。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阁罗凤之清平官王蛮盛撰文,杜光庭正楷书写。碑文40行,碑阴题名41行,共5千余字。主要记载南诏初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六年(1408)正月所设察剌秃山卫和正统后所设者剌秃卫作察尔察图河卫或察尔图山卫。
见“主儿勤”(6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