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沈儿峪战役

沈儿峪战役

明朝与北元主力的一次战争。洪武元年(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惠宗(顺帝)※妥贴睦尔自大都(今北京)退居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故元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率10万蒙古军活动于山西、陕西、甘肃,形成钳攻大都之势。同年冬,扩廓奉惠宗命自太原出师,进军大都。行至保安(今河北新保安),明将徐达乘虚奔袭太原,扩廓忙回师救援,途中被明将※常遇春(回族)袭破大营,率残部逃入甘肃聚兵。二年,明军攻克上都,惠宗退守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发动对北元的总攻战,命大将军徐达率西路军出征扩廓,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直捣应昌,力图一举消灭北元主力。时扩廓正围攻兰州不下,纵兵四掠。徐达率兵出潼关,经西安,进兵兰州,扩廓固守定西(今甘肃定西,在兰州东南)。三月,徐达至定西,扩廓北撤,徐达屯兵沈儿峪口(在今定西之北)与元军对垒而战。四月,大败元军,俘故元郯王、文济王等官员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扩廓仅与妻、子数人突围北逃,以流木渡黄河,经宁夏,遁入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明将郭英追至宁夏不及而还。此役结果,明朝平定山西、陕西、甘肃,设兰州卫等军事卫所。太祖封次子朱樉为秦王,治西安,三子朱为晋王,治太原。不久,元惠宗卒于应昌,应昌亦告失守,北元将主力撤至漠北。

猜你喜欢

  • 祭

    契丹传统祭俗。《辽史·国语解》:“凡出征,以牝、牡麃各一祭之曰,诅敌也。”反映出契丹游牧生活习俗。

  • 沈白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沉伯、沉白、闯拜。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子。原附属泰赤乌部,为脱朵延家奴。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被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父子营救,幸免于难。后归附铁木真,随从统一蒙古诸部。宋嘉

  • 富俊

    1749—1834清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卓特氏。字松岩。乾隆翻译进士。五十七年(1792),由礼部主事升员外郎,后迁郎中,内阁蒙古侍读学士。六十年(1795),迁内阁学士。嘉庆元年(1796),任科

  • 斯奴古

    见“辛古”(1107页)。

  • 剌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拉拉卫,并将刺山卫作拉拉山卫。

  • 仆骨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仆古、仆固。游牧于土拉河以北,多览葛之东。拥众3万户、兵万人。习俗与突厥略同。先后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627—649)中,遣使入唐朝贡。贞观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

  • 榜实

    即“榜什”(2420页)。

  • 讨赛篱

    又记作讨赛咿。契丹语,意“五月”,契丹族对端五节的称谓。俗于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和绵做衣,并奉首领,君臣宴乐,食渤海膳艾糕,饮大黄酒。又以五彩丝绕成索缠背,称作“合欢结”;妇人以彩丝编

  • 也罕的斤

    元朝将领。哈剌鲁人。密立火者子。世居讹迹邗(今乌兹根)。世祖中统二年(1261)袭千户长。随军征宋,取五花、石城、白马。至元七年(1270),拒守成都,败宋将昝万寿,以功授蒙古哈剌鲁河西汉军万户,驻戍

  • 沙特勒

    裕固语音译。裕固族创世神话。流传于甘肃肃南裕固族地区。内容叙说旷古时代,天地浑沌,万物皆无,只有天主(罕点格尔)与诸神,其中有一神名叫九尊卓玛,想创造人类及万物,但不知从何做起,遂请教学问渊博的九尊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