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槃瓠

槃瓠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犬名。又作盘瓠、盘护。中国南方一些民族图腾崇拜的偶象。《魏略》日:“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茧,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后成为高辛帝之畜犬。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征伐不剋,乃访募天下。令下后,槃瓠遂衔犬戎吴将军头而归。因其功,帝妻以女,经3年,生6男6女,自相夫妻,繁衍子孙,后称其为※槃瓠蛮。在我国南方今瑶、畲、苗、布依、侗等民族中,尚存有类似传说。瑶、畲族奉其为始祖,祭祀甚虔。在瑶族《评皇券牒》或《过山榜》(又称《盘古皇圣牒》、《白篆敕帖》等)中,记述了龙犬槃瓠的故事,相传:瑶族根骨,即系龙犬槃瓠出身。自混沌年间,评皇出世,得龙犬一只,身长3尺,毛色斑黄。一日,评皇欲谋高王。槃瓠领旨,跨海远征,咬取高王首级,为国立功,被招为驸马。数年后,生6男6女。评皇闻知,传下敕旨,封槃瓠为始祖盘王,6男6女为王瑶子孙,12姓,皆称为王瑶。此传说与《晋纪》、《搜神记》、《玄中记》、《风俗通义》等史籍记述内容相似。畲族传说,其祖先槃瓠(又叫龙期),因帮助高辛皇帝平息了外患而娶得第三公主为妻。婚后生3男1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开山种田,繁衍后代。畲族将此传说编成长诗,名“高皇歌”,绘成连环图象,称“祖图”,每年祭祀,并载入族谱,代代相传。海南岛苗族,每年农历二月二或六月六,家家祭祀盘王。庆典上讲盘王故事,唱诵“盘皇歌”,以示不忘其祖。有谓槃瓠非盘古之说,尚待考证。

猜你喜欢

  • 途思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史·太祖本纪》及《圣武亲征录》作徒思。拉施特《史集》、《世界征服者史》、《多桑蒙古史》等皆记公元1220年,蒙古大将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算端(王)摩诃末时经途思,

  • 藏文大藏经

    以藏文翻译和撰写的佛教典籍。初称※《甘珠尔》和※《丹珠尔》。吐蕃时期只有译经的目录集,如《秦浦目录》、《旁搪目录》及《登迦目录》,前两者已失,今仅存后者。最早版本为西藏纳塘寺古本。始于元仁宗(1311

  • 大中国

    云南古国名。一作太中国。宋代绍圣元年(1094)大理国权臣高升泰取代国主段正明后所建。升泰在位二年死,其子高泰明遵遗嘱去国号,归政于段氏,立段正明弟段正淳为国王,仍称大理国,或称后理国。

  • 鲁印昌

    见“鲁允昌”(2267页)。

  • 讬尔和札萨克旗

    见“土尔扈特西旗”(72页)。

  • 萨迦白衣三祖

    参见“萨迦五祖”(2010页)。

  • 渤州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所统3州之一。领县仅知有一,曰贡珍。州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南城子(或说在该省宁安县城北)。辽灭渤海后废(一说辽东京道之渤州,系天显三年辽迁其民于辽东地袭用原州名置;或说

  • 女真学

    金代女真人的学校。又称女直学。金大定十三年(1173)始设。在京师者称女真国子学,设在诸路者称女真府州学。就学者均为从猛安谋克中选出的女真族良家子弟,以新进士教授,以女真文字翻译的四书五经为教材。国子

  • 大哈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皮大衣。因以狍皮制作,故又名“狍皮大哈”。流行于今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冬季长毛狍皮制。鄂伦春人过去不穿长大衣,本世纪初交换发展后,专为出售邻近民族制作。爱辉县地区鄂伦春人,每家一

  • 绰克讬

    清朝大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太宗时,授二等侍卫。崇德六年(1641),随军征明,攻锦州,以功授一等侍卫。顺治元年(1644),在京都任内大臣、理藩院侍郎、议政大臣。后缘事革职。康熙十四年(1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