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克用

李克用

856—908

唐末节度使、五代后唐王朝奠基者。西突厥别部沙陀人。本姓朱耶(一作朱邪),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朱邪赤心)第三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黄花堆或黄瓜堆,今山西阴山县东北)。及长,骁勇,善骑射。年十五,随父击庞勋起义军,被誉为“飞虎子”,授云中牙将。别号李儿,以一目失明,或云小眯眼,又号独眼龙。及壮,任沙陀副兵马使,戍蔚州。乾符三年(876,一说五年),起兵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五年(878),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后军势渐振,拒受调命。广明元年(880),为唐军所败,与父北逃鞑靼地。中和元年(881),黄巢义军攻占长安后,召为代州刺史、忻代兵马留后(一说此时仅“赦其罪”,复为大同防御使),以镇压义军。遂募鞑靼万人,趋代州,将取南道至太原,为节度使郑从谠居石岭关所阻,乃出他道至太原城下,略代、忻、蔚州,屯驻雁门。二年,再次受诏,率忻、代、蔚、朔、鞑靼众3万、骑5千,自阴地趋晋、绛,会河中,擢雁门节度使、神策天宁军镇遏、忻代观察使。三年,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攻破长安。遂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太原尹、北京留守、河东节度使。四年(884),率沙陀军与诸道唐军合兵进围义军,在汴水突袭黄巢,杀伤甚多。进位检校太傅、陇西郡王。此后,占地代、忻,进掠并、汾等州,割据拔扈。乾宁二年(895)六月,率蕃汉之师自晋阳趋三辅,讨凤翔李茂贞、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之乱。十二月,赐“忠贞平难功臣”,进封晋王。屡与朱温(朱全忠)争夺中原地区霸权。自以忠臣自居,借“勤王讨逆”之名,对朱温用兵,以部下骁勇善战,屡获胜。自恃兵强马壮,经常四面出击,劳师远征,胜不能收其土地财赋,败则损兵失地;虽能攻并,制服诸多藩镇,由于制御无道,军纪不整,使已款服藩镇多叛离,常陷于奔命、顾此失彼之被动地位,丧失称霸中原之机。天祐二年(905,或谓开平元年,907),与契丹阿保机会于云州之东,结为兄弟。四年,唐亡,后梁兴,仍奉天祐年号,欲争取唐朝将相与藩镇支持,联合讨伐后梁。次年,卒于晋阳。同光元年(923),其子李存勖称帝后,被尊为太祖武帝。

猜你喜欢

  • 多罗贝勒

    爵名。满语音译。清代宗室封爵中第五等之称。册封贝勒,授以诰书。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9等封爵,位列第三。顺治六年(1649),增定为10爵,位次仍旧,定贝勒之子降封贝子。十年(1653

  • 阔阔台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居杭海岭(今蒙古国杭爱山)。至元二十六年(1289)冬,因不堪忍受驿站的沉重劳役和各种需索,与撒儿塔台等率蒙古牧民和站户发动起义,攻占三处驿站,俘获驿站官员脱脱禾孙(

  • 滹南遗老集

    书名。金※王若虚撰。45卷。若虚仕金累官翰林直学士。金亡,微服归里,以家在滹沱河南,自称滹南遗老,以名集。集中有五经辨惑2卷、《论语》辨惑5卷、《孟子》辨惑1卷、《史记》辨惑11卷、诸史辨惑2卷、《新

  • 那言大儿

    见“吉能”(680页)。

  • 全蒙盟旗沿革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包维翰著。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册。全书分18部分;一卓索图盟7旗;二哲里木盟10旗;三昭乌达盟13旗;四锡林郭勒盟10旗;五乌兰察布盟6旗;六伊克昭盟7旗;七

  • 精奇里江

    古水名。一作锦衣里江、净溪里江;“里”,一作“哩”;、江”,满语作“乌喇”。因水色黄(索伦语和满语谓“黄”为精奇里,旧亦有说“精奇里”为满语“盛哉”之意)得名。黑龙江北岸最大支流,前苏联称结雅河。源出

  • 信苴忠

    即“段忠”(1694页)。

  • 砍头祭谷

    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历史传留下来的一种基于原始宗教信仰的活动。过去当地群众相信用人头祭谷能获丰收,故每年二月春耕至七八月收获之前,发生各寨之间相互猎头祭谷的现象,结果造成相互间频繁的血族复仇。每年到

  • 和州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在西州,后称和州而得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陇川设治局

    见“陇川宣抚司”(125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