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仁孝

李仁孝

1124—1193

西夏第五代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崇宗李乾顺长子,母曹氏。夏大德五年(1139) 16岁即位,时夏国发生饥荒、地震灾害及哆讹领导的蕃部大起义。因纳群臣建议,立赈济法,令各州赈济灾民,减免租税;遣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镇压了哆讹等部族起义。采取若干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社会生产有所发展。又允许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封建所有制关系亦进一步得到巩固,使夏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天盛十年(1158)始立通济监铸钱。又逐步完善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改定官制,各州设州主、通判、正听、都案等职。参照宋朝律令编纂《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新法》等法律典籍。令乐官李元儒重修乐书,赐名《鼎新律》。人庆元年(1144)六月,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学员增至3千人。又在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吸收宗室子弟入学。二年七月,建大汉太学,亲临学校释奠。三年(1146)三月,尊孔子为文宣帝。四年八月,立唱名法,策试举人;又设童子科。五年(1148),复建内学,选派名儒主持讲学。天盛十三年(1161)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焦景颜、王佥等为学士,修纂夏国实录。任用刚正直言的斡道冲为中书令,擢任国相。在位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十五年(1163)五月,下令大禁奢侈,追封创制西夏文字的大臣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乾祐元年(1170)五月,在金国的支持下粉碎外戚任得敬图谋分割国家的阴谋,诛杀任得敬,灭其族党。在位55年。死后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墓号寿陵。

猜你喜欢

  • 太子河

    即“梁水”(2125页)。

  • 何锁南普

    即锁南普。东乡族地区土司始祖。河州(今甘肃临夏)右丞里(今东乡族自治县)人。东乡族。一说藏族或蒙古族。元至正(1341—1368)末年,任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驻守河州。明洪武三年(1370),归附明

  • 乌兰察布盟

    内蒙古诸盟之一。因清代四子部落、茂名安、乌喇特、喀尔喀右翼四部六旗,在四子部落境内乌兰察布山下会盟,故名。在内蒙古中部,南据阴山,北临大漠,向为通外蒙古必经之路。南部农业发达,北部畜牧区亦为我国著名牧

  • 晋王

    ①西夏封爵。西夏贞观三年(1103)崇宗李乾顺弟察哥建议选蕃汉壮勇,教以强弩,平居带弓而锄,临战则分番而进。乾顺嘉其策,封此爵。②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至元二十九年(1292)

  • 芮芮国师

    见“柔然国师”(1781页)。

  • 门款

    民间的社会组织。又称合款、合榔。湖南、贵州、广西苗、侗、水、布依等民族村寨组成的带有农村公社性质的社会组织。宋代记有:“彼此歃血誓约,缓急相援,各门款”(见《溪蛮丛笑》)。款,有大小之分,小款由三五或

  • 额尼音博如坎

    见“尼其滚娘娘”(666页)。

  • 安德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皇庆二年(1313),世祖第九子脱欢子不答失里受封。

  • 阿尔沙护墨尔根

    清朝武官。蒙古镶白旗人。初为察哈尔林丹汗属下。天聪六年(1632),率众归附,授三等甲喇章京世职。崇德三年(1638),随杨威大将军岳讬征明,败明高太监及侯总兵。师还出边时,又败太平寨兵。五年(164

  • 局子街

    见“延吉府”(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