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札那巴札尔

札那巴札尔

①(1635—1723)清代蒙古语言学家。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官布之子。精通蒙、藏文。康熙二十五年(1686),根据天竺字母和藏文字母创制了索永布文字。用以书写蒙古语,该文字是一种方形音节文字,从左至右横写,共有90个音节字母,字体有印刷体、楷书和草书3种。这种文字在喀乐喀寺庙的喇嘛中流行了200余年,推动了蒙古语言、文字的发展,它克服了回鹘式蒙古文不能表达梵文、藏文一些语音的缺点,但其写法复杂,笔划繁多,不易书写和掌握,未能广泛使用。 ②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

猜你喜欢

  • 阿失帖木儿

    ①(1250—1309)元朝大臣。畏兀儿人。祖籍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武都王※孟速思之子。史称其“性聪强,能传家学”。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征叛王乃颜,以功,授枢密院都事。被徽仁裕

  • 神羊

    旧时青海土族、藏族等地流行的牧业生产风俗。系指生肖与主人生肖相合的羊。通常从羯羊中选取,于羊颈背上系五色布条作标志。民间认为“神羊合相,羊群兴旺,毛长肉肥,产仔成双。”对神羊,既不能宰,也不能卖,任其

  • 普几

    见“周几”(1491页)。

  • 阿真

    即“额真”(2530页)。

  • 阙特勤碑

    突厥文碑铭。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碑今仍存原地。为大理石制成,上刻汉文、突厥文碑文。突厥文碑正文60行,刻在大小两块石碑上。小碑一面写13行,应为碑文开头部分

  • 阿木禳

    ?—1840清代四川大金川八角碉土司。藏族。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于广州受挫后,改道北上窜扰浙江海岸。他同土守备喀克哩率2千藏军,被编入四川营参将王国英部下,随军攻宁波南路,率藏军

  • 伊尔哈齐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官名。维吾尔语音译。职司修建城镇街市、开山修路等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六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

  • 多克辛诺颜

    见“哈喇忽剌”(1642页)。

  • 盘裹

    契丹官吏便服名。据《辽史·仪卫志》:“臣僚便衣,谓之‘盘裹’。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

  • 庆恕

    清末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萨克达氏。字云阁。光绪二年(1876)进士。由户部主事简平凉知府。三十一年(1905),由巩秦道擢青海办事大臣,直至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卒,谥勤僖。著有《大学衍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