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噶尔
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光绪二十一年(1895),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二十七年(1901),命在乾清门行走。三十年(1904),命在御前行走。辛亥革命后,加封和硕亲王,任昭乌达盟盟长。与日本人往来,并向日本人借款。不久任巴林右翼旗长。伪“满洲国”成立后,任伪兴安西省省长。1937年,任伪满兴安局总载。1940年,任伪参议府参议,1941年任参议府副议长。
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光绪二十一年(1895),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二十七年(1901),命在乾清门行走。三十年(1904),命在御前行走。辛亥革命后,加封和硕亲王,任昭乌达盟盟长。与日本人往来,并向日本人借款。不久任巴林右翼旗长。伪“满洲国”成立后,任伪兴安西省省长。1937年,任伪满兴安局总载。1940年,任伪参议府参议,1941年任参议府副议长。
?—761唐朝叛将。初名窣干。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与安禄山同乡。骁勇,通六蕃语。历任将军、知平卢军事,迁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年(752),从安禄山讨契丹,以战功官至平卢兵马
秦代※乌氏之戎族人。秦始皇(前247—前210年在位)时期,居北地郡(治义渠县,即今甘肃庆阳西南)。以畜牧为业,拥有众多牲畜,变卖以求奇物,献于戎王,戎王以十倍牲畜赏之,拥畜不可胜计。 “秦始皇帝令倮
蒙古族古代刑罚。蒙古族自古崇九,把九看作众多而神圣的数字,牲畜又是赖以生存之源,故以科罚九头牲畜作为惩罚犯罪行为的一种计量单位。依罪行之轻重,罚以九或九的数倍牲畜,无畜可罚者,以身充奴。初在民间以习惯
锡伯语音译。意为“村落”,引申为农村公社。古代锡伯人社会基层组织。每一“嘎善”都由不同的“哈拉”和“莫昆”构成。“哈拉”是同一祖先的后代。“莫昆”是“哈拉”在传至5、6代以后分衍出的氏族。而氏族则是若
旧时对部分瑶族的他称。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西部等部分地区。不同地区各有其自称。因过去经济作物多种蓝靛,并以蓝靛染衣服,故称。
藏语音译。全称彭措康赛。西藏贵族家族之一。系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出生之家族。庄园在雅陇谷口昌珠附近。奠基者为十一世达赖喇嘛之父贡孜才旺顿珠(又作才丹团柱)。达赖为其次子,幼子阿旺贤赞,为策觉林活佛。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
见“击鞠”(479页)。
见“赫哲族”(2422页)。
明官修编年体史料长编。500册,共2925卷。明史馆撰。其主要资料来源于明朝宫廷档案。起明太祖朱元璋,至明熹宗朱由校止,凡15朝,后人又补辑崇祯朝17卷。有关明代的政治、经济、军事、灾祥、祭祀、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