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札合敢不

札合敢不

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首领之一。又译札阿绀孛、札哈坚普。克烈部部长※忽儿札胡思杯禄罕子,※王罕弟。原名怯列亦歹。幼年为西夏所掳,久居其地,因为人机敏,颇受重用,赐名“札合敢不”。一说为唐兀语“赞普”的异译,一说意为“可尊敬的王公”。曾随王罕助蒙古部铁木真(成吉思汗)击败蔑儿乞部。当王罕被弟额儿客合剌联合乃蛮军所逐时,他逃亡金边,后一度寄居蒙古部。宋庆元五年(1199),从王罕与铁木真联兵袭击乃蛮部,临阵私自撤兵,遭乃蛮追袭,兵败,得铁木真部下“四杰”援助,幸免。次年,与本部诸诺颜欲谋害王罕,事败,逃依乃蛮部。嘉泰二年(1203),克烈部被蒙古部击灭后(一说次年乃蛮败亡后),归服铁木真,互结姻亲,以长女亦巴合配铁木真,次女唆鲁和帖尼嫁铁木真第四子拖雷。后复叛,为术赤台执杀。

猜你喜欢

  • 札木哈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色珠伦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四卫同时设立。约在呼兰(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城)附近。

  • 嵬骨

    即“骨嵬”(1661页)。

  • 吉格木德丹金扎木苏

    清代著名蒙医。锡林郭勒盟东苏尼特旗人。20世纪初,以藏文著《观音之喜》(藏文名《佟瓦嘎吉德》),全书194页,主要介绍诊断知识,兼论单味药的性能及临床各科疾病常用的验方。1974年译成蒙文出版,书名《

  • 辽文汇

    见“全辽文”(830页)。

  • 普觉寺

    召庙名。亦称圆会寺,俗称西大庙。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镇王府西8里处。清康熙六年(1667),由固伦淑慧公主主持兴建。后多次扩建。有殿舍50余间,喇嘛最盛时达750人。由活佛任主持。解放初仍有喇嘛80

  • 郑仁旻

    889—926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第二代国王。又作郑曼、郑文、郑仁文、郑仁明等。白蛮(白族先民)。郑回第八世孙(郑回本为汉族,其后裔融入白蛮),※郑买嗣子。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一说开平三年)

  • 奉国将军

    爵名。清宗室中爵位之一。分一、二、三等。崇德元年(1636),始立此爵。时初创九等封爵。居末。顺治六年(1649),列爵十等,居九。十年(1653),列爵十二等,居十一。乾隆十三年(1748),终定封

  • 后唐太祖

    见“李克用”(1034页)。

  • 碾伯南川

    古地名,在今青海乐都县南。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应前往贡马之西宁番僧三剌之请,为其在该地建佛刹,赐名曰“瞿昙寺”,并题写寺额,至今犹存,仍挂在大殿内。

  • 春蒐

    畋猎。古有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之分。清帝王和八旗官兵沿古制以三春畋猎称此。乾嘉(1736—1820)间,帝王每于春日“谒陵”毕,驻跸于南苑,遂举行春蒐之典。故俗有春围、秋围之名。齐齐哈尔城水师旗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