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教派内婚制

教派内婚制

旧时东乡族婚俗。即信奉伊斯兰教同一教派的※“哲玛”(亦称、哲玛其,为地区性宗教单位,回族称教坊)之间的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的原则。明末清初,甘、宁、青地区伊斯兰教教派门宦不断兴起,各教派之间的排他性日趋严重,其影响波及婚姻与家庭,原宗教内婚制逐渐缩小成为教派内婚制。婚配原则各教派所遵奉的程度虽有宽严之分,但每一教派都十分注意教派内婚的问题,它具有约定性和舆论的强制性,违者会遭到※阿恩德(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村落和宗亲组织)、※家伍(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组织)及哲玛舆论的谴责,乃至被开除出家伍,故不同教派的哲玛之间互不嫁娶,在订婚、娶亲等方面的风俗也迥然有别。

猜你喜欢

  • 傣语

    我国傣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孟连、耿马、元江和新平四个自治县以及临沧、沧源、双江、镇康、金平、景谷、景东、元阳、红河、绿春、

  • 回疆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

  • 仔康

    藏语音译,意为“审计处”。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机关名。直接受※噶厦领导,与※译仓同为噶厦之下二个并列机构。设四品俗官仔本(审计官) 4人,多以贵族充任。主管审核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各财政机关:喇恰勒空、雪勒

  • 东番

    ①明人对台湾或岛上高山族人的称谓。陈第《东番记》所载就是台湾和高山族人的情况。也有把岛上高山族称为“东番夷”的,如明人何乔远《闽书》:“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岛中,起魍港、加老港、打鼓屿、小淡

  • 讷穆河卫

    见“纳木河卫(一)”(1272页)。

  • 曷婆那可汗

    见“泥撅处罗可汗”(1515页)。

  • 傣族牛租地租制度

    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社会关于牛租地租制度。(1)开垦的山荒、鱼塘,如有业主,5年后交租;5年后如业主索讨,应支付开荒费。(2)所租牛只被人偷盗,除赔偿牛外,应交牛租。(3)租牛尚未种田即死去,不必赔牛

  • 俱德建

    见“久越得犍”(129页)。

  • 打洛土便委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雍正间(1723—1735),其先刀滥甲翁以功授土便委,隶勐阿。其后人刀庆华于1936年袭职,1945年,刀庆华死,弟刀庆良袭职。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