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招鱼祭

招鱼祭

台湾高山族雅美人一种重要祭祀活动。居于兰屿岛的雅美人捕鱼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二月末三月初飞鱼汛期到来,每个捕鱼集团都举行隆重祭仪,又称“飞鱼祭”。通常在三月一日举行,持续三天:第一日早晨船员把大船抬到海滩,装好擢架,各家煮好芋头和鱼,举行祈求丰渔仪式;第二天船员穿上胄甲、戴上银兜、胸饰来到海边,依次站在自己坐位的船边,由船长带领顺次上船,开始举祭,船长杀鸡招呼飞鱼;三日之夜,每个捕鱼集团先派一组人领头出海,事前先杀一头猪祭天,祈求保佑众人出海平安,此后每夜出海捕捞飞鱼。至七月初,飞鱼汛期已过,还得举行渔终祭祀,男女盛装庆祝。

猜你喜欢

  • 禺氏玉

    指新疆玉。《管子》云:“贵用禺氏之玉”。禺氏即月氏之异译。时月氏分布于今敦煌一带,地当新疆进入中原之孔道,故中原人称新疆玉为禺氏玉。

  • 崩龙族

    德昂族旧称。1985年9月根据本民族意愿,正式改为※“德昂族”。详见“德昂族”(2520页)。

  • 阿术浒水

    见“按出虎水”(1623页)。

  • 鸟夷

    ①见“岛夷①(1106页)。 ②指以鸟为族徽(图腾)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集团。

  • 者继荣

    ?—1585明代云南罗雄州土官。彝族。初,其父为罗雄州(治今云南罗平县东北)营长,嘉靖(1522—1566)中,被土知州者浚杀害,母怀孕被夺后,生继荣。及长,屡图替生父报仇。者浚年老,以其袭土知州职,

  • 塞克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赛堪卫,并说清代有赛堪岭,在齐齐哈尔西南。

  • 鸢鞮

    春秋时白狄鼓氏酋长。亦作苑支。鼓氏为春秋时的“子国”,故亦称“鼓子”。周景王十八年(前527),晋正卿荀吴(中行穆子)率兵进击白狄鲜虞氏,并分兵包围鼓氏(在今河北晋县境)。鼓氏因外无鲜虞氏支援,内断粮

  • 门巴戏

    门巴族传统的民间戏剧形式。在民间舞蹈基础上演变而成。演出时,根据角色的不同,演员分别戴不同脸谱的面具,扮演动物形象,需披挂动物服饰。以舞蹈表演为主,少有道白。唱词采用散体歌谣形式,曲调随内容和情感而变

  • 蒙文书社

    最早的蒙古文铅字印刷出版机构。1923年在北平设立,创办人特睦格图(1887—1939),曾在内蒙古建立“漠南景新社”,石印蒙汉合壁教科书。后试制蒙文活版铅字,几经失败始告成功,仍设此印刷机构,正式出

  • 爱马克

    ①蒙古社会的经济、行政单位。亦译作艾马克、爱马、阿亦马黑等。蒙古语音译。原意是相近事物的结合,后引申表示氏族、家族、部落集团。通常指游牧于同一地区的※阿寅勒集团,俗称为“部”。蒙元时期的军事、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