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户下甲

户下甲

清代八旗内奴仆披甲者之称。康熙以前,※户下人可选充马甲,亦可升补他兵。康熙四十年(1701)定,内务府满洲佐领下,各准许户下人选充马甲50名;内管领下选充15名。自雍正起规定,除奉特旨选赴军前外,不准再将户下人选充马甲;原有户下马甲,其红白赏银等项不许再支。然步甲一项,因多属清道、修路、缉捕等役,正身旗人向不愿为,所有额缺钱粮(每名月饷银1.5两、岁米22斛)除少量补放革退的旗人外,几乎为满洲、蒙古等户下人占补。嘉庆十七年(1812)统计,步甲共23122名,内除正身旗人选挑4675缺外,户下甲尚占18447缺。此后,户下步甲又趋缩减。

猜你喜欢

  • 李庠

    247—301西晋末年官员。字玄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东羌猎将※李慕第三子。初仕郡督邮、主簿。以才兼文武,善骑射,晓军法,拜中军都督。元康(291—299)末年,以洛阳方乱,称疾去官。

  • 葛剌汤千户所

    明代乌思藏地方卫所名。洪武(1368—1398)初置,治所在今西藏扎囊。洪武十八年(1385)正月,定秩为正五品。

  • 东西魏潼关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间攻守潼关的战事。以拓跋鲜卑为主建立的北魏,经※六镇大起义冲击,分裂为东、西魏后,分别在权臣高欢和宇文泰控制下,相互兼并,征战不息。东魏天平元年(534)十月,西魏丞相宇文泰统军夺潼关

  • 鹘里尀

    又记作“鹘吕尀”。契丹语,意“偷时”。契丹族对“放偷”的称谓。旧俗,正月十三日,放国人做贼3日,偷盗不以为罪,如盗及10贯以上,方依法遣之。

  • 呼伦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中部偏西,海拉尔河与伊敏河汇合处。古室韦地。明为罕麻卫海刺儿千户所。清为呼伦贝尔副都统驻地,称呼伦贝尔城。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呼伦厅。厅境为索伦、新巴尔虎、厄鲁

  • 武都氐

    见“白马氐”(597页)。

  • 三山浦

    古地名。即今辽宁大连市附近之三山岛。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征高丽,命陕州和莱州刺史储粮械于此。

  • 锡纳干潮尔

    即“潮尔”(2527页)。

  •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日伪政权。亦称“蒙古联合自治政府”。1939年9月1日,由伪※“蒙疆联合委员会”改组而成,简称蒙疆政府。设在张家口。德王(德穆楚克栋鲁普)任主席,于品卿、夏恭任副主席。下设参议府、政务院、蒙古军总司令

  • 陶猥思没里

    见“土河”(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