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恒瑞

恒瑞

?—1801

清宗室、将领。正白旗人。姓爱新觉罗氏。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闲散宗室授三等侍卫。升头等侍卫。四十一年(1776),以副都统衔赴西藏办事。五十一年(1786),改福州将军。次年,率驻防满兵1千赴台湾镇压林爽文起义。五十三年初,同海兰察擒林爽文于老衢崎,又同穆克登阿追擒庄大田40余人,起义失败。寻因前妄请多兵获罪,后以副都统衔充伊犁参赞大臣。五十四年,授正黄旗汉军都统、定边左副将军。六十年(1795),补授绥远城将军,调西安将军。嘉庆元年(1796),率兵3000会同毕沅、惠龄镇压白莲教起义。二年初,因贻误军机,留营效力。擒杀义军首领韦成、姚爽等27人,赏戴花翎。后义军首领姚之富、王廷诏、李全等合为一处,由紫阳县白马石抢渡汉江,因追击迟缓,革花翎。后与义军战于神山沟、韩家坝、高峰沟等地,俘获甚多,获赏。三年底,义军首领李全、樊人杰至西乡,因未及时迎战,受责。四年初,署理陕甘总督印务。次年,追义军于黄莺铺,杀首领罗贵等500余人,又获胜于麓子关,赏云骑尉世职。年底,以年老有疾回西安,卒于任。

猜你喜欢

  • 西夏大藏经

    又称西夏贺兰山佛祖院藏,简称西夏藏。大藏经名。为汉文大藏经之一种。在西夏贺兰山佛祖院印刷。西安市文物局藏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陕西省图书馆藏汉文《佛说摩尼罗亶经》和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汉文《高僧传》残

  • 尤努斯伯克

    1902—1942民国时期新疆官僚。又译玉努斯伯克或尤尼斯别克等。汉名郁文彬,字述周。新疆吐鲁番人。维吾尔族。1924年就读于省立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毕业后,曾任吐鲁番县长和喀什区行政长。19

  • 东明圣王

    高句骊国始祖朱蒙的谥号。汉元帝建昭二年(前37),朱蒙于沸流水之地建国,号高句骊,姓高氏。汉成帝鸿嘉二年(前19)死,享年40岁。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速不台

    1176—1248蒙古国大将。又译雪不台、速别额台,速不䚟等。兀良哈氏。哈班次子。骁勇善骑射,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五代世交。初以质子侍铁木真,任百户长。宋嘉泰

  • 三合

    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人之靥”,即“酒窝”之意。金代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熙宗时左司郎中三合者,又有徒单三合、乌古论三合、黄掴三合等。

  • 托河路

    清与民国时期官署名。全称“托河路协领公署”。因所统居民分布在托河一带而得名。康熙年间(1662—1722),清廷为加强对鄂伦春族的管理,在设立布特哈总管衙门的同时,根据鄂伦春族的氏族组织及分布地区,分

  • 布图库旗

    清代蒙旗之一。杜尔伯特部台吉布图库初驻牧额尔齐斯河流域,因惧阿睦尔撒纳侵袭,徙乌兰古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喀尔喀贝子车布登扎布领兵追擒佛保叛军时,率众归附,封二等台吉,建旗。诏置呼伦贝尔,归呼

  • 类乌齐

    地名。亦作内乌齐。旧属喀木,后归西藏。其地北界青海,东邻隆庆,西至三十九族,东南接察木多(昌都),向为察木多草地进藏捷经,其地高峰峻岭,一水环流。有土城,城内有噶举派达垅支系所属大寺。红帽呼图克图居此

  • 畬民

    畲族古称之一。畬字读音“余”或“奢”。意为用刀耕火种方式新开垦二、三年的田地。始见于南宋末年刘克庄《漳州谕畬》一文,指居住在今福建漳州一带的畲族先民,其人自认为盘瓠王之后,代代相传,繁衍至今,有族谱、

  • 明暗台吉

    见“毛明暗台吉”(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