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尔达齐

巴尔达齐

?—1654

清初达斡尔族著名首领。又作巴尔达奇。世居塞布奇屯,以地为氏,姓色博克。后移居黑龙江北精奇里江畔多科屯,改称精奇里氏。后金天聪八年(1634,一说二年)率众来朝。至崇德年间,先后入朝达十八次,倾心内附,岁贡方物,尚宗室女,为额驸。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叛清,黑龙江南北各城、屯俱附之,独其所属之多科屯人不为所动,又说服果博尔、博和里、噶尔塔孙、木丹、都孙、兀喇喀、得都尔等7屯人众附清,为清军统一黑龙江地区作出贡献。顺治六年(1649),因沙俄入侵,含族由黑龙江以北迁至嫩江、讷河、诺每河等地区居住。自以额驸身份,率家族移居北京,编入满洲正白旗。初授三等男爵,累至一等男。十一年(1654,一说十二年)卒。葬于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今大屯华严厂)。敕立《一等阿思哈哈番巴尔达齐碑》,以志其功。

猜你喜欢

  • 胡什奇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崇巴噶什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二十八年(1763),首领瓦勒比以其辖地供牧放官厂牲畜,并悉心经理牧群,获四品顶带。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东北200

  • 轮台

    西域古地名。 ①汉轮台。《史记·大宛列传》作仑头。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征大宛时破此城。此后汉遣田卒数百人屯田于此。归使者校尉领护。《汉书·西域传》引桑弘羊言:故轮台以东,捷枝、渠犁皆故国。《魏书·西域传》

  • 色拉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寺名为藏语音译,意为“野玫园”,全名野玫园大乘洲。与哲蚌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北3公里的色拉山麓。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弟子释迦益西(《明史》作释迦也失

  •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

  • 牛王节

    土家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此节。传说土家士兵在一次征战中,途遇河水暴涨,涉水难行,恰有水牛游来,大家拉着牛尾巴过了河。人们遂定此日,即四月十八日为节。杀猪祭祖,宴请宾客。女儿回娘家,女婿拜岳父母

  • 王政

    金朝将领。本名南撒里,出使高丽时改名政。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置辰州熊岳县(治故址在今辽宁盖县境)。渤海及辽朝时,皆有先人居显官。辽天庆六年(1116),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称帝,

  • 新疆四道志

    书名。作者佚名。约成书于光绪(1875—1908)年间。4卷。卷1是镇迪道所属各厅县图说:迪化县、昌吉县、阜康县、奇台县、绥来县、镇西厅、吐鲁番厅、哈密厅;卷2是伊塔道所属厅县图说:绥定县、宁远县、库

  • 达努节

    又称“祖娘节”。解放前广西巴马、都安等地瑶族最隆重的祭祖节日。每年夏历五月廿九日举行,传说是为了纪念创造万物的女天神“密洛陀”,一说是庆贺瑶族“始祖娘娘”米罗莎的诞生。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准备甜酒

  • 石武

    晋代休屠胡(屠各胡)首领。又作石虎。原为休屠王。元帝永昌元年(322),以桑城(今甘肃狄道南)降前赵刘曜,被封为都督秦州陇上杂夷诸军事、平西大将军、秦州刺史、酒泉王。次年,以晋将陈安攻赵将刘贡于南安(

  • 杂谷安抚司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司治今阿坝州理县杂谷脑。管辖藏民和今茂县曲谷(“后番”)、雅都(“新番”)、维城(“旧番”)等地羌民。相传其先世为吐蕃维州刺史悉坦谋。唐大和五年(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