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务局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名。清末停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西藏设立学务局,置总办2名,藏官总办由噶伦罗桑称勒充任,汉官总办由驻藏委员齐东源充任。下设管理员、监学员、收支员,管理书籍司事、书识各1人,分办各事。学务局成立后,陆续在西藏、山南、江达、达木等地设有蒙养院(为升入初级小学堂之预备班),在西藏、达木等地设立初等小学堂及汉、藏文传习所等。为后来办学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人才。
清代西藏地方机构名。清末停科举,兴新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于西藏设立学务局,置总办2名,藏官总办由噶伦罗桑称勒充任,汉官总办由驻藏委员齐东源充任。下设管理员、监学员、收支员,管理书籍司事、书识各1人,分办各事。学务局成立后,陆续在西藏、山南、江达、达木等地设有蒙养院(为升入初级小学堂之预备班),在西藏、达木等地设立初等小学堂及汉、藏文传习所等。为后来办学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人才。
见“胜纳哈儿”(1713页)。
见“耶律必摄”(1308页)。
见“阿里万户”(1223页)。
古代黎族一个支系。近人又称“杞黎”,内中有一部分还被侮辱性的称作“生铁黎”,形容其“顽如生铁,不服教化”。大多居处五指山腹地,历史上与外界接触较少,受汉族影响不大,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迄至解放
即“蒙古”(2323页)。
书名。清代蒙古族万福辑著。共2卷。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卷首有序言,卷末附跋文。全书收有大量满文虚字,对字义和用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附有满汉对照的例句,是一本关于满文虚字用法的著作。
见“巴岳特”(410页)。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神州附郭县。故址在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即旧临江县治),一说为原临江县治西南葫卢套村江对岸之长城里。辽灭渤海后废,其民隶辽渌州。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八月,大延琳据东京(今
?—1274宋末元初云南各族起义领袖。亦作舍里威、舍利威或舍利。白族僧人。生于大理。宋理宗宝祐元年至五年(1253—1257),蒙古军在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领下,深入云南,灭大理国,征服彝、白等各族各部
见“吕绍”(7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