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檀

大檀

?—429

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亦称檀檀、大但。郁久闾氏。※社仑季父※仆浑次子。初率别部镇守柔然西界,颇得众心。北魏神瑞元年(414),因步鹿真挑起柔然内乱,驱逐可汗斛律,自立为可汗,荒淫无道,遂与社仑旧臣叱洛侯(出身于高车)谋废步鹿真。事觉,遭步鹿真围攻,叱洛侯自刎。急发兵反击,擒杀步鹿真,自立为可汗,称“牟汗纥升盖可汗”(意为制胜之王)。继续与北燕冯跋结盟,赠马3千匹、羊万只。使柔然势力复振,进入漠南,力图打开与内地的通道,数年中屡与北魏发生激烈冲突。泰常八年(423),迫使北魏在长川(今内蒙古集宁东北)南筑二千余里长城防御柔然。始光元年(424),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太武帝拓跋焘新即位局势未稳之机,率柔然6万骑攻入云中(今蒙古托克托一带),拔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附近),擒杀白道(在今呼和浩特北)守将段进,进围拓跋焘50余重,后因部帅於陟斤(弟大那子)被魏军射杀,被迫撤军,途中其别帅阿伏干等被北魏追兵击溃。翌年,遭北魏5路兵攻击,率众北走避战。神䴥元年(428),遣子率万骑攻入北魏塞内。二年,遭拓跋焘两路大军合击,兵败栗水(今翁金河),西走途中,部下“大人”数百被杀。复被魏军追至兔园水(今图音河),北渡燕然山(今杭爱山),柔然部落溃散。所属高车诸部反戈相击,死伤无数。柔然本部先后有30余万投降北魏,高车诸部数十万人也叛投北魏。同年,因惨败、部众溃散,发疾而死,子吴提继立。

猜你喜欢

  • 渴密里

    即“哈密”(1630页)。

  • 竹木坎副巡检司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坤儿布,明时授长官司职。清顺治九年(1652)降清。康熙十九年(1680),改副巡检司,颁给号纸,无印信。辖百户,不纳粮石。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长沙县

    古县名。隋初改临湘县置,治所在今湖南长沙市。昔※长沙蛮居地,多为※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今其地已少见少数民族居住。

  • 萨哈勒察卫

    见“哈剌察卫”(1640页)。

  • 俺嫂

    元代金齿孟定甸(今云南耿马孟定区)傣族首领。至元二十四年(1287),与孟缠甸官阿受夫、鲁砦官木拜共率民2.5万,请归元朝统治。元初在滇西设金齿安抚司,领6路,孟定诸部未尝统属,至是内属,设孟定路军民

  • 宣靖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四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镀金银印。泰定三年(132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后裔买奴受封。

  • 完者忽都

    元顺帝皇后。高丽人。奇氏。初由徽政院使秃满迭儿进为宫女,主供茗饮,以事顺帝。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日见宠幸,立为第二皇后,居兴圣宫,改徽政院为资正院。习学《女孝经》、史书,效法历代皇后有贤行者。顺帝至

  • 刘志直

    西夏大臣。夏仁宗时(1140—1193)官翰林学士、武功大夫。乾祐元年(1170)正月,奉使贺金国正旦。工于书法,且善制笔,取西北地区所产之黄羊尾毫为笔,国中多效之,遂以为法。

  • 噶尔弼

    ?—1738清朝大臣。蒙古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卓哩克图亲王乌克善孙,博木博什台吉子。康熙五十六年(1717),从帝木兰行围,赐孔雀翎。五十七年,授二等台吉。五十八年,擢散秩大臣。六十年(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