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总管
官名。①指元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军民总管府总管。元初在全国设诸路总管府,并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称军民总管府,任命当地豪酋为总管,颁给金符,秩从三品,管理本地或本部军民事务。至元七年(1270),元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以大理国旧贵族段氏为世袭总管。其后又在云南、湖广、征东等行省设军民总管府多处,均以当地首领为总管。②指民国时在云南任命的部落首领。据《永昌府文征》载,清朝云南总督授予班洪(今沧源县班洪)部落王胡玉山(佤族)土都司衔。民国云南省政府委胡玉山第二子(即胡忠汉)为总管。
官名。①指元代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设军民总管府总管。元初在全国设诸路总管府,并延至少数民族地区,称军民总管府,任命当地豪酋为总管,颁给金符,秩从三品,管理本地或本部军民事务。至元七年(1270),元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以大理国旧贵族段氏为世袭总管。其后又在云南、湖广、征东等行省设军民总管府多处,均以当地首领为总管。②指民国时在云南任命的部落首领。据《永昌府文征》载,清朝云南总督授予班洪(今沧源县班洪)部落王胡玉山(佤族)土都司衔。民国云南省政府委胡玉山第二子(即胡忠汉)为总管。
门巴族传统民居。门巴语音译,意为“石砌碉堡”。与藏族碉房的建筑形式有相似处,又独具特色。房高而坚固,呈四方形,石砌的四周墙壁厚且略向里倾斜,以木作柱,房顶为双斜面的薄板瓦,上压石块。通常为3层,楼层间
见“蒙格”(2324页)。
546—590北周、隋朝大臣。字定东。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市)人。原鲜卑慕容氏。后改姓豆卢。魏柔玄镇大将豆卢苌孙,司会中大夫豆卢永恩子,楚国公豆卢宁嗣子。少受业国子学。略涉文艺。西魏大统十二年
清代从事禁卫的护军组织。八旗护军营,以满洲、蒙古同旗色者为营,共设8营,此内无汉军。天命(1616—1626)间,始设“巴牙喇营”,统领官称“巴牙喇纛额真”,佐以巴牙喇甲喇额真。天聪八年(1634),
见“虎尔哈部”(1385页)。
嘉绒藏语,汉译“黑头”,即“黔首”,俗称“家人”,即奴隶。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区的一个社会等级。多为被头人或管家收养的孤寡或因犯罪被没收财产者,少数来源于抵偿债务自他处购买。一般没有土地,常年为领主从事
见“花婆”(997页)。
见“宣简皇后”(1747页)。
一作“苯教”,俗称“黑教”,藏语为“本波却”。佛教传入西藏前,当地固有的较原始宗教。与中国内地古代之巫觋和世界许多地方的萨满教近似。崇信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水泽、林木、雷电、风雹等万物有灵,认为天
见“堆龙德庆”(19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