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听气

听气

宋代壮族婚俗。流行于广南西路南丹土州(今广西南丹)。据南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记载,略云:每年夏历七月间,在州官主持下,未婚青年聚集在土州厅堂内,堂中铺一块大毯。女青年身穿青花大袖衫,头上戴一块青绢,手持一把小青盖,男青年梳椎髻发饰,身穿黑色衣帽。男女分两排站立。每排有队长1人。由队长推出男女各1人,仆倒在大毯上,互相抱持,以口相呵,谓之“听气”。合者即为夫妻。否则另选他人相配。土官规定,本州境内男女青年必须经过履行“听气”仪式,方可结婚。违者以奸论罪。

猜你喜欢

  • 净溪里江

    见“精奇里江”(2465页)。

  • 兴禅

    藏语音译,即“农奴”。解放前藏族地区封建农权制度下的一个阶级,包括※堆穷”和※“差巴”两个等级。隶属于农奴主或封建主的生产者,占总人口的90%。没有土地,祖祖辈辈分别隶属于官家、贵族、寺院三大领主,固

  • 积庆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称作“耶鲁盌斡鲁朵”(“耶鲁盌”意为“兴隆”,“斡鲁朵”意为“宫”)。为辽世宗※耶律阮所置宫卫。宫卫制是契丹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

  •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

    书名。清道光九年(1829)曹振镛等奉敕撰。80卷。是关于清朝政府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的记录。以年、月、日编次。凡有关张格尔窜乱的奏报、上谕,以及清廷出师平叛的敕命等,俱多收录。是了解张格尔叛乱和清廷出

  • 上察隅

    区名。今西藏东南部察隅县设置的区级行政单位,区府驻松冷。除藏族、珞巴族外,现有巨玉、德麦、车另、如苏等4个僜人聚居的自然村。参见“察隅”(2473页)。

  • 忽林失

    元朝将领。蒙古八鲁剌思氏。瓮吉剌带子。世祖至元(1264—1294)中,任宿卫,事皇孙铁穆耳。后随从北征叛王乃颜党哈丹等,以功受忽必烈汗赏赐,领太府监。后从宁王阔阔出、海山战海都、笃哇叛军。以功拜翰林

  • 马长寿

    1907—1971中国现代著名民族史学家、教育家。汉族,山西昔阳县人。幼丧父,靠母佣工为生,在其为矿工的舅父支持下读书。1929年秋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转入中央博物院任助理研

  • 隘寮

    清代在台湾近山险处设置的“防番”机构。接近台湾内山耕民(包括汉人和称作“熟番”的高山族人村寨)常遭“生番”(居于内山的高山族人)外出滋扰,为保护生命、田园及牛只,相继建置关隘防范,往往设于山脚险要处,

  • 南平僚

    僚人的一支。唐宋时南平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又称板楯七姓蛮、※渝州蛮。相传为※賨民(或板楯蛮)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巴县东南,南川一带。有部众4千余户。南朝陈祯明年间(587—589),渠帅宁猛

  • 弥药

    党项羌一支。即古代的“析支”。隋唐之际分布于今青海东南部,其地东距松州,西接叶护,南近舂桑、迷桑等羌,北邻吐谷浑。地处山谷崎岖,广袤约3千里。公元7世纪,吐蕃盛,党项首领拓拔赤辞因畏吐蕃请内徙,遂以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