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兴隆笙

兴隆笙

元代蒙古宫廷乐器。亦作兴龙笙。犹今之风琴。《元史·礼乐志》及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等均有记载。元世祖中统年间(1260—1264),西域回回进献一笙,但有声无律。后由元廷玉宸乐院判官郑秀“考音律,分定清浊”,进行改制。以楠木制成柜状,形如夹屏,设两个皮制风囊。柜上竖不同音律的90个紫竹管,管端实以木莲苞,下端植入箱中,横分为15行,纵列6管。柜外另设15个小管作按键,管端实以铜杏叶。笙首为两只木雕孔雀,饰以真孔雀羽毛,中设机关。囊面如琵琶,朱漆杂花,有柄可鼓动风囊。整体高5尺许,箱面雕有缕金枇杷、宝相、孔雀、竹木、云气。底座雕以狮象。凡宫廷大宴之日,置于大明殿下,列于轩陛之间,与众乐并奏。用乐工3人,1人鼓风囊,1人按管键,1人操纵机关。键动笙呜,孔雀应声而舞。此笙一呜,众乐皆作,笙止,众乐亦停。此为我国音乐史上一大发明和珍奇。

猜你喜欢

  • 胡沙

    见“完颜承裕”(1159页)。

  • 富色克摩卫

    见“弗思木卫”(670页)。

  • 苏完河卫

    见“苏温河卫”(1008页)。

  • 吐蕃宣尉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地方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以帝师领院事。下辖宣慰使司都元帅府3,即:※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今前藏、后藏、阿里及以西拉达克地区)、※吐蕃等处(今甘肃、青

  • 术汗可汗

    见“木杆可汗”(259页)。

  • 新疆人民民主同盟

    见“新盟”(2375页)。

  • 乞伏益州

    十六国时期西秦将领。陇西(今甘肃陇西县东南)鲜卑人。乞伏氏。西秦主乞伏乾归宗亲。受封秦州牧。西秦太初七年(394),以前军将军职领兵救援前秦苻登,拒击后秦姚兴,不久,苻登兵败被杀,遂引兵还。同年,受命

  • 史忠

    见“阿史那忠”(1220页)。

  • 山东西路

    金代行政区划建置。金初以宋京东西路改置。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辖府1:东平府;节镇州2:徐州、兖州;防御州2:博州、德州;刺史州5:济州、邳州、滕州、泰安州、曹州。各府州共领县27、镇48。共有户

  • 杰瓦僧格

    1508—1580明代藏传佛教高僧。壤塘曲尔基寺(位于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第二世活佛。壤塘杜曲河流域许青达木宗人。藏族。出身贵族家。10岁受居士戒,学习佛典,13岁被确认为杰瓦尚波转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