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尚纪功碑
东汉碑刻。1979年在新疆巴里坤松树塘附近发现。碑体为不规则条形块石。碑高1.48米,宽0.7米。阴刻隶书5行,每行13字。所刻年号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第二行“任尚”二字和碑头“汉平夷碑”均尚清晰。碑现藏巴里坤文化馆。碑记东汉大将军窦宪的重要将领司马任尚等率军重创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勒泰山),刻碑记功。任尚后继班超任西域都护。
东汉碑刻。1979年在新疆巴里坤松树塘附近发现。碑体为不规则条形块石。碑高1.48米,宽0.7米。阴刻隶书5行,每行13字。所刻年号东汉永元三年(公元91年),第二行“任尚”二字和碑头“汉平夷碑”均尚清晰。碑现藏巴里坤文化馆。碑记东汉大将军窦宪的重要将领司马任尚等率军重创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勒泰山),刻碑记功。任尚后继班超任西域都护。
见“婆娑府路”(2128页)。
即“完颜㝢”(1147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辽代,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劳骨为辽圣宗※兴圣宫下之一抹里。又《辽史》有“劳骨宁”一词,为人名
解放前在新疆乌鲁木齐建立的秘密进步组织。因出版刊物《战斗》而得名。1944年11月初,一批受过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进步青年,在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自发组织起“新疆共产主义者同盟”,宗旨是反对国民党的
台湾先民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南部海岸与河谷盆地。其中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为代表,故名。学者根据时间顺序和遗物特征分为三个层序:(1)印纹红陶文化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
见“左国城”(458页)。
见“使坊河卫”(1457页)“出万河卫”(568页)。
约1470—1560明代苗族教育家。辰州镇溪上涝(今属湖南吉首)人。正德(1506—1521)年间,在辰州虎溪书院受学于王阳明,后又两次随王阳明游学江西,是王阳明有才华的弟子之一。生性耿直不阿,尤厌阉
撒拉语音译,俗称“牛皮鞋”。旧时青海循化等地撒拉族男子穿用的鞋。用生牛皮手工缝制,先将牛皮润软后剪成所需要的规格,用鞋带粗的皮绳将口抽搐收缩成包子状,里面装草取暖,晴雨两用,具有简便、结实、耐穿、防湿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拉萨北郊人。※第巴桑结嘉措之子。康熙四十二年(1703),其父与统治西藏之蒙古汗王拉藏汗相矛盾,被迫退位,由其代理第巴职务,其父仍掌实权。四十四年(1705),其父被杀。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