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九禾之战

九禾之战

南宋末大理国(后理国)抵抗蒙古军南下的一次战役。亦称“九和之战”。淳祐四年(大理国道隆六年,1244。一说淳祐五年),蒙古军首次攻入云南,企图从南北两方面攻取四川,兵至九禾(一作九和,在今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九河),危及大理。时臣属于南宋的大理国王※段祥兴命大将高禾(一作高和)率3千(一作三品)兵迎战,击退蒙古军,高禾等战死。段氏将阵亡将士火葬于九禾,建塔(俗称白王塔)和高禾墓,以示纪念。南宋闻讯,遣使携祭文、经书、银缎等祭奠高禾,追谥“孝义”,表其忠勇,以加强南宋与大理的关系,共同抵御蒙古的进攻。

猜你喜欢

  • 素图

    ?—1731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三等男斐雅思哈之孙,都统素丹之子。康熙四十年(1701),袭父爵三等轻车都尉,任护军参领。五十四年(1715),以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入掠哈密北境

  • 大凌河之战

    后金与明朝的重要战役之一。后金天聪四年(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行反间计,假手明崇祯帝,杀了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袁崇焕。崇祯帝以老将孙承宗督师关内外兵马。孙继袁推行积极防御为主之策。防宁远、锦州,

  • 源贺

    407—479北魏大臣。本名秃发破羌。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县)人。自谓南凉秃发傉檀之子。父为西秦乞伏炽磐所败后,自乐都投奔北魏,以机辩为太武帝所器重,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赐姓源氏。从击山胡白龙、吐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置。汗车凌族弟刚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辅国公,建旗。初游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多北乌

  • 蒲鲜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金末,有蒲鲜万奴者,任金辽东宣抚使,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建大真国(后改称东夏国,历史上亦称东真国),1233年为蒙古汗国所亡。

  • 阿尔斡

    见“阿尔根部”(1221页)。

  • 西钁里

    见“东钁里”(513页)。

  • 斡论

    金代女真语。“生铁”之意。生女真旧无铁,至景祖乌古鹖时,邻国始有人运甲胄至境内出售,乌古鹖倾赀财善价与之贸易,亦令昆弟族人皆购之,得铁既多,因用以修弓矢,备器械,兵势稍振,前后愿附者众。随着铁的输入,

  • 纥骨

    古族名。魏晋南北朝时对柯尔克孜族先民之称呼。又作结骨、契骨、护骨等。曾先后受鲜卑、高车、突厥等统治。有的学者认为※拓跋部时“七分国人”,以其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此纥骨氏,即是柯尔克孜族先民。※

  • 尉迟乙僧

    唐代著名画家。西域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之子。师从其父,以于阗的凹凸画法熔铸中原画技著称,善画佛像、鬼神、人物、花鸟。贞观十三年至景云(639—711)年间活跃于中原画坛,与阎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