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济叶特

乌济叶特

明代蒙古部名。《蒙古黄金史纲》作“兀者”,《水晶念珠》误作“乌济㰅特”。驻牧于大兴安岭以东,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密切(福余卫亦自称“兀者”),统率6个千户,故称“六千乌济叶特”。蒙文史籍称该部曾为燕王朱棣“靖难”效力,得到300敕书。瓦剌领主脱欢、也先统一蒙古后,服属瓦剌。部分加入瓦剌,成为和硕特部的主力。正统十四年(1449),在“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曾留养于该部。景泰元年(1450),奉也先命,将明英宗送还明朝,又得到300道敕书,凭敕书可与明朝通贡互市,领取赏赐。明中期,属喀尔喀万户,为内喀尔喀5部之一。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6万户后,将内喀尔喀5部授予第6子阿勒楚博罗特(纳力不剌台吉),由其5子分领5部。明末,被后金征服。

猜你喜欢

  • 阿巴海

    蒙古亲属称谓。蒙古语音译。《至元译语》作阿不合。《华夷译语》作阿巴哈。《鞑靼译语》作阿把合。《登坛必究》作阿补阿。《武备志》作哈不合。《俺答汗传》、《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均汉译作阿巴海。本意为

  • 牟羽可汗

    参见“英义建功毗伽可汗”(1339页)。

  • 陆站

    蒙古国和元代驿传的一种。时驿站分陆站和水站,陆战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凡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山行轿”,“直险则丁夫负荷”。据《元史·兵志四·站赤》,元代,诸行省共设

  • 刘忠亮

    ?—1205西夏大臣。夏桓宗时(1194—1205)官南院宣徽使。质直端重,有大臣体。镇夷郡王李安全渐干政,乃正色于朝,遇事不折。安全欲篡位,因诱以甘言,拒听之不为所动。临终谓子思义曰:“吾不能为国纾

  • 炳图伊勒登

    见“丙兔”(493页)。

  • 木束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 ①亦作穆逊河卫。永乐七年(1409)三月,与葛林等10卫同时设立,辖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支流穆逊河流域。②亦作密拉河卫。永乐八年(1410)设。清代密拉河在吉林境内,与小图们江

  • 模哇喔

    见“阿都优洛波哇抹阶凯族”。

  • 清真保路同志协会

    清末革命团体。宣统三年(1911),夏历闰六月初一(公历7月26日),由回族苏元泰、马德、马佩瑶、铁宝庆、马有林等24人发起成立,会址设成都东鹅寺巷清真小学,以响应四川保路同志会,反对出卖川汉铁路权为

  • 学士

    西夏职官名。掌文字。夏毅宗奲都六年(1062)始设,与中等司等位。夏仁宗天盛十三年(1161)立翰林学士院,以著名文人王佥、焦景颜等为学士。后也仿宋制设观文殿大学士、徽猷阁学士等。又分番学士、汉学士。

  • 师山文集

    书名。元郑玉(1298—1358)撰。8卷。另有遗文5卷,传或为其裔孙郑虬、郑鲸所编。玉,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字子美。通经学,尤精于《春秋》。生平不求仕进,设师山书院讲学,受业者甚众。至正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