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什起义

乌什起义

清代乾隆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西北地区后,为加强对天山南北的统治,于当地置屯田、建立军府制度,派伊犁将军、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等分别统兵驻伊犁、乌鲁木齐、喀什噶尔(今喀什)、塔尔巴哈台(今塔城)等地,复保留原有的伯克制度,以加强对维吾尔人民的控制。随着统一局面的实现,派驻新疆的军政官员日渐腐化。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更是恣意暴敛,残虐群众,奸淫妇女,广大民众怨声载道。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乌什四品伯克额色木图拉子赖和木图拉,奉素诚和阿布都拉命,运送沙枣树苗,定于十五日起程。时因其妻曾遭素诚污辱,遂谋反抗,于十四日晚聚集奉差者240人围攻素诚衙署,执杀阿布都拉。素诚被迫自尽。义军夺取乌什城后,共举赖和木图拉为阿奇木,复将附近乡村群众迁入城内,构筑防御工事,以备清军反攻。阿克苏办事大臣卞塔海、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纳世通、伊犁将军明瑞闻讯,相继领兵前往镇压,战败。清廷令阿桂率兵往助剿。阿桂排列大炮,发动猛攻。赖和木图拉在战斗中阵亡,其父额色木图拉领导义军继续守城。清军坚壁清野,把乌什城东门水磨和积粮全部投入水中,断绝义军粮源。七月九日,清军逼城,掘沟筑墙。义军粮尽,谋突围,未果。八月十日,因叛变者投敌,额色木图拉与子阿穆尔拿拉、婿塔伊勒及起义重要将领被擒献清军。持续半年的反封建压迫和民族压迫起义失败。起义群众大都遭屠杀,幸免于难的则被分为四起押往伊犁,受严密监视。

猜你喜欢

  • 具德吉祥法轮寺

    见“文都寺”(388页)。

  • 佟图赖

    1606—1658清初将领。别名盛年。汉军镶黄旗人。原籍满洲,姓佟佳氏。初袭父佟养正游击世职。天聪五年(1631),从太宗征大凌河立功,加世职为二等参将。崇德三年(1638),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睿

  • 东科尔呼图克图五世

    见“苏耶南姆嘉木措”(1009页)。

  • 买俊三

    1888—1967近代伊斯兰教经文音韵学家。河南洛宁人。回族。幼家贫。少时入清真寺习经,及长,求学于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北京等地。在京期间,曾随土耳其人穆罕默德·阿里学习伊斯兰教义,并专攻经文音韵

  • 粘没喝

    见“完颜宗干”(1155页)。

  • 那也勤

    即“那牙勤”(929页)。

  • 纳合七斤

    ?—1172金世宗朝起义军领袖之一。女真族。纳合氏。西北路人。大定十二年(1172)四月,河东、河北等路大饥荒,金廷仅发“所在开仓赈恤”一纸空文诏书,无实际救荒措施。遂与各地人民起义抗金。利用当地有利

  • 彻里军民总管府

    见“车里军民宣慰使司”(282页)。

  • 刘文正

    1899—1939革命烈士。河北省定县人。回族。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在北洋军阀部队担任连长。1931年“9·18”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退伍。1935年受当地中共地下党员肖秉钧影响参

  • 鸡田州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位于多览葛西北。以阿跌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467)置,以阿跌首领贺之为刺史。隶燕然都护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