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不空

不空

705—774

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有部经论。20岁受具足戒,补充金刚智译经,深得密教奥旨。开元二十九年(741,一说天宝二年,743)冬,奉师遗命(一说奉诏)立志往天竺取秘密经典梵本,登昆仑舶渡海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受其王尸罗迷迦(741—781)礼遇,每日以黄金斛盛香水沐浴。并从普贤阿阇梨学习密法3年。后又周游印度,于天宝五年(746)返回长安。带回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的国书及《十八会金刚顶经》和秘密经典梵本1200卷。奉敕住鸿胪寺(一说大兴善寺)。还于宫内设坛,亲为玄宗行灌顶法。代宗(762—779)时,曾受命进宫讲经,授为特进鸿胪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赐食邑3千户。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死后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其所译经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发菩提心论》等百十部,143卷(一说77部,120卷)。受法弟子数以万计。其中尤以含光、惠超(新罗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觉超6人最著名。

猜你喜欢

  • 阿尔钦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与维吾尔语职官阿奇木伯克相似。为塔吉克族住居区首席长官,职司当地一切政务,因地处边防,官秩较高,一般为五品。另有希卡阿卡(副阿尔钦),香比该等辅佐、协助管理税收和司

  • 吃宁贯

    “宁贯”,景颇语,意为“野兽的腿”。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的山官利用政治特权对群众敲榨的一种方式。规定凡在某一山官辖区内的百姓,每当猎获到野兽和杀牲祭鬼时,必须送给山官一条后腿,表示承认受山官的管辖。所

  • 金顶回子

    清代于新疆南疆官府置设之维吾尔族小头目。有额设和虚设两种。额设准其使用铜质顶带,定员;虚设为历任大臣沽名私赏,属临时委派,无定员。嘉庆十二年(1807),经松筠奏请,诏允俟额设缺出,择其奋勉者报部补用

  • 伽色尼

    西域古城名、国名。见《魏书·西域传》,伽色尼国,都伽色尼城。《大唐西域记》、《新唐书·西域传》作鹤悉那,为漕矩吒国都。《酉阳杂俎》作伽阇那。《岭外代答》、《诸蕃志》作吉慈尼。《元史·西北地附录》作哥疾

  • 瓜勒察部

    见“卦尔察部”(1300页)。

  • 班角楞布

    见“班楞”(1790页)。

  • 辽世宗

    见“耶律阮”(1301页)。

  • 钞引

    金代盐钞和盐引的统称。贞元(1153—1156)初年,始行钞引法,设官置库以造钞、引。盐钞,合盐司簿之符。盐引,会司县批缴之数。均为取盐和销盐的凭证。无钞引而销盐为非法。各地计量各有不同。山东、沧州、

  • 独孤部

    晋代匈奴诸部之一。魏晋时,匈奴已不能构成一个整体,分解或与他族融合产生众多的部,独孤为其一。晋武帝时,依附拓跋部所建代国。太元元年(376),代国败亡后,在首领※刘库仁率领下归服前秦苻坚。九年,库仁率

  • 庐江蛮

    东汉对西汉武帝时迁往江淮之间的东瓯、闽越人称谓。亦称“九江蛮”。据《史记·东越列传》载: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王望遣使“告急天子”。武帝令严助“发兵浮海救东瓯。未至,闽越引兵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