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高奴禾石铜权

高奴禾石铜权

战国晚期秦国铜砝码。1964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三桥镇南高窑村北。高窑村南邻阿房宫遗址。权呈半圆形,鼻钮,通钮高17.2厘米,底径23.6厘米,腹围76厘米,重30,750克。前后两面均有铭文,字体已有隶书笔意。前面阳文铸铭:“三年,漆工,丞诎造,工隶臣��。禾石。高奴。”漆,地名。“漆工”之“”为工师省称;巸,工之私名。丞,工官名,是工师之助手;诎,丞之私名。此二人系督造者。工隶臣,是刑徒身份的实际铸造者;��,工隶臣之私名。“禾石”二字表明此权系专用以称谷物的一石重的标准衡器。高奴(今陕西延安境)系此权置用地,或说为冶铸地。铸造时间之“三年”,有秦王政三年(前244)、秦庄襄王三年(前247)、秦昭王三年(前304)三说。权后面加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和“高奴石”三字,并加刻秦二世元年诏书,说明此权在秦始皇统一后又经重加检定而沿用。此权既重一石,以一石合一百二十斤计,则一斤合256.3克。是研究秦国衡制的重要实物资料。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

  • 张国彦

    明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字熙载,号弘轩。嘉靖进士。授襄陵知县,累迁户部侍郎,总督仓场,曾谏止房山开矿。后协理兵部尚书,奏设“背包军马”,令畿民遣戍者还籍充驿递。万历十九年(1591)官至刑部尚书,不

  • 会同军

    唐天宝初置。在今四川会理县北。《旧唐书·南诏传》:“会安禄山反,阁罗凤乘衅攻陷巂州及会同军”,即此。

  • 马尾之战

    亦称马江之战。中法战争中一次著名的海战。清光绪十年(1884)闰五月底,法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利用中法交涉之机率舰队强行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港,和中国舰队同泊一处。旋借口基隆事件(见“基隆之战”)向清政府

  • 红线毯

    亦称丝头红毯。唐时,宣州(今属安徽)所产红色丝织地毯,质地优良。从贞元时起,即为贡品。

  • 宋端宗

    1269—1278即赵是。南宋皇帝。1276—1278年在位。度宗庶子。始封建国公。恭帝立,封吉王。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军迫近临安,徙封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以图复兴。五月,丞相陈宜中等

  • 大非川

    即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平原。一说为今青海湖西布哈河。唐咸亨元年(670),薛仁贵、阿史那道真等援送吐谷浑还故地,被吐蕃论钦陵战败于此。

  • 蜀中广记

    书名。明曹学佺著。一百零八卷。分《名胜记》三十卷、《边防记》十卷、《人物记》六卷、《宦游记》四卷、《蜀中郡县古今通释》四卷、《风俗记》四卷、《方物记》十二卷、《神仙记》十卷、《高僧记》十卷、《著作记》

  • 不更

    爵位名。春秋已见,一说为秦国爵名,一说为官名,或即车右。战国秦国置,为秦二十等爵第四级。《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传食律》:“不更以下到谋人,粺米一斗,酱半升,采(菜)羹,刍、稿各半石。”《汉书·

  • 柳庆

    517—566北朝时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字更兴。博涉群书。北魏末,除散骑侍郎。魏孝武帝为丞相高欢所逼,他力主西入关中依关西大行台宇文泰。西魏大统八年(542),领北华州长史,与尚书苏绰共谋改

  • 此木轩纪年略

    书名。清焦袁熹撰。五卷。编年记载历代事迹,始于帝尧,编年则始于春秋。摘其治乱兴亡之大端,各系以论,考证异同。未及卒业,仅至汉顺帝而止。门人徐逵照汇辑残稿,继续进行编撰。首卷及第三卷为袁熹手自标识,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