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镵
农具。铁制掘土器。比犁镵稍狭。装有木柄,长三尺余,后仰而曲。柄端有横木,用时以两手按之,足踏镵柄后跟,其锋入土,拔柄起垡。多用于园圃或小块田地。无牛者可以代耕。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参见“踏犁”。
农具。铁制掘土器。比犁镵稍狭。装有木柄,长三尺余,后仰而曲。柄端有横木,用时以两手按之,足踏镵柄后跟,其锋入土,拔柄起垡。多用于园圃或小块田地。无牛者可以代耕。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参见“踏犁”。
①鲜卑拓跋氏首领的称号。《宋书·索虏传》:“(晋)惠帝末,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于晋阳为匈奴所围,索头单于猗遣军助腾。”②官名。十六国时辽西鲜卑段龛所置。《晋书·慕容儁载
官名。北魏置。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六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七品上。北齐沿置,从八品。
1126—1207南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字商老。绍兴进士。初授南安军教授,后改知湘阴县,寻主管广西转运司文字,知宾州。在任关心民生利病,以议盐法不合,罢归。生平嗜学博闻,有感于靖康之乱,发
约737—约798唐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字允言。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王缙奏为集贤院学士、秘书省校书郎。贞元初,被浑瑊辟为元帅府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
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省置五兵尚书(或七兵尚书),掌军枢政令。十六国后燕、后秦、西秦、西凉等,则称兵部尚书。西魏尚书省置,改七兵为兵部,或说置尚书。西魏末、北周改置兵部中大夫。隋唐置为尚书省兵部长官
明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字善长。万历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巡按河南。天启二年(1622)官至工部尚书。次年以年老致仕。卒时九十一岁。
?—前693春秋时陈国国君。公元前699一前693年在位。名林,陈桓公之子。陈庄公二年(前698),派军参与宋、齐、蔡、卫五国联军伐郑。一年后再次参与五国联军伐郑。死后弟杵臼继位,即陈宣公。
一作班穉。西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彪之父。少为黄门郎中、常侍。成帝末,欲立定陶王为太子,数遣使问近臣,他独谨慎不言。哀帝即位,出为西河属国都尉,迁广平相。素与王莽友善,及莽秉政,以不颂莽德
战国初人。有勇力,为赵襄子卫士。曾与中牟徐子角力,不胜,遂荐徐子于赵襄子以自代。一说他为赵襄子骖乘,至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与力士牛子耕角力而不胜,因荐牛子耕于赵襄子。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周代田猎名。参见“春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