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金珰

金珰

汉代皇帝近侍的冠饰。经常与貂尾并用,称作“貂珰”。《后汉书·舆服志》,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后汉书·朱穆传》李贤注:“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南朝宋以来,王公贵臣加侍中、散骑常侍,乃得佩戴。

猜你喜欢

  • 遁甲式

    古代方士术数之一,简称遁甲、奇门。或以为出自《九天玄女》、《黄帝》、《风后》,昔大挠作甲子,风后复演为遁甲,未易窥测,故称为遁,此尚有待考证。然方术家以九宫为本纬,以三奇、八门、六仪、九星,视其加临之

  • 辛余靡

    余或作游。西周时人。为周昭王驾车,身长多力。随昭王南征,在昭王与蔡公没于汉水时捞得二人尸体,受封于西翟,号称长公。

  • 博籴

    博,换易之意。指用钱以外的货物籴买粮食。宋初多用布帛、金银等博籴。熙宁七年(1074),河北官仓余粮减值出卖,听民用丝绵绫绢博买,秋成再博籴新粮入仓。绍兴三年(1133)以空名官告、度牒劝诱博籴,虽官

  • 剑履上殿

    即带剑穿履上殿。自汉代起皇帝赐予亲信大臣上朝时的特殊待遇。受赐者可以佩剑穿履朝见皇帝。

  • 马儒

    ?—497北魏时高昌王。太和二十一年(497)遣司马王体玄至魏求举国内徙。高昌国人情恋本土,遂杀儒,立麴嘉为王。

  • 前秦景明皇帝

    即“苻健”。

  • 江充

    ?—前91西汉赵国邯郸(今属河北)人,字次倩。本名齐。因遭赵太子丹疑忌,父兄皆为所害,遂更名充。至京师告发太子淫乱及交通郡国豪猾,赵太子以此见废。武帝问以时政,悦之,任为谒者,使匈奴。后为直指绣衣使者

  • 于湖文录

    书名。清袁昶撰。九卷。袁昶留心时务,书中《议复寄谕事件条陈》,于练兵、理财、开矿、洋务及改官制、兴学堂各项,均详加剖陈,颇为时重。其余文字涉及中外交涉者颇多,可备参考。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行。

  • 史汉方驾

    书名。明许相卿编。三十五卷。宋倪思作《班马异同》,大都尊《史记》而附《汉书》,凡《史记》用大字,而《汉书》则用细字。文意连属,字形仅以广狭为分,颇易混淆,不便阅读。本书对倪思原本稍加厘订,取“并驾”之

  • 泥版

    见“楚冥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