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344一作谢沉。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行思(一作静思)。少孤,事母至孝。博学多识,明达经史。康帝时历仕太学博士、尚书度支郎、著作郎。著有《后汉书》、《晋书》、《汉书外传》等。
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明洪武十五年(1382)始设于各县,掌钤束一县之僧人。长官为僧会。清沿明制未改。
?—1738清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回族。康熙间入伍,任把总。雍正中以守备职,随军镇压贵州布依族、苗族、乌蒙彝族起义,擢寻霑营参将。雍正九年(1731)任云南提督,旋迁贵州提督。进《新辟苗疆图志》。
历(歷)书名。清袁桐撰。不分卷。中国历史启蒙读本。依据《御批通鉴辑览》,将自伏羲、神农至南明福王历朝史事,以四言韵文重编,书眉补录历朝帝号和一代国祚,间注重要史实。其有关域外方国皆用今名,便于童蒙讽记
东晋隆安三年(399),执掌朝权之司马元显为增强其军事力量,乃征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称之为“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东土苦之,直接导致了孙恩、卢循起义的爆发。
城防器具。以圆木为之,上密植锋钉,亦有以其木上用绳挂蒺藜芒刺及重石者。横于城头,敌攀援而上,则木石俱下,令其无可奈何。奈何木
书名。清李慈铭撰。一卷。《越缦堂读史札记》之一种。李氏以明汲古阁本为底本,与《南史》、《旧唐书》相参证,对高祖、炀帝二纪,与礼仪、天文、地理三志的校勘,用力颇多,考证详确。
见“田主”。
1594—1657明末清初浙江海宁人,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后改名迁,字孺木,号观若。明亡后自署“江左遗民”。明诸生,终身未仕,多为人佣书,或任记室。弘光元年(1645)为阁臣高弘图之幕僚,出谋赞
即“石抹咸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