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辑略
书名。清徐延旭撰。二卷。作者于同治九年(1870)和十年二次奉命至越南。此书系其权广西太平篆务时,将所查绘越南之地图及得诸越南臣民之所言,并合诸史籍群书所载而辑成。内容包括:越南地图;越南世系沿革;国朝贡品;朝仪;赐予;禁令;道路;越南吞并各国;中越交界各隘卡;越南地名及其沿革;越南之山川、风俗、古迹、名宦、人物、文学、土产及杂记诸项。是一部了解越南情况的参考书。光绪三年(1877)刊行。
书名。清徐延旭撰。二卷。作者于同治九年(1870)和十年二次奉命至越南。此书系其权广西太平篆务时,将所查绘越南之地图及得诸越南臣民之所言,并合诸史籍群书所载而辑成。内容包括:越南地图;越南世系沿革;国朝贡品;朝仪;赐予;禁令;道路;越南吞并各国;中越交界各隘卡;越南地名及其沿革;越南之山川、风俗、古迹、名宦、人物、文学、土产及杂记诸项。是一部了解越南情况的参考书。光绪三年(1877)刊行。
诗类名。古代诗人别有寄托,或有隐避,不便或不愿标明题目,故以“无题”名篇。亦有命题难以概括全诗内容与旨意,以诗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者,也属“无题诗”。如李商隐《锦瑟》。
①满语,代替之意。官名。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规定牛录额真下置代子二人(后亦称骁骑校),为牛录额真(佐领)的副手,掌管所治人户、田宅、兵籍。②见“骁骑尉”。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原为左部句龙王,永和五年(140),与句龙王吾斯等叛汉,侵扰西河,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史。顺帝遣使责去特若尸逐就单于,令相招降,单于被迫自杀。遂被吾斯等拥立为单于,联络乌桓、羌、胡
269—339晋高平金乡(今山东嘉祥南)人,字道徽。好学博览,躬耕吟咏,不应辟命。赵王司马伦辟为掾,旋称疾去职。伦篡位,闭门自守。及惠帝复位,参司空军事,累迁中书侍郎。永嘉五年(311),汉刘曜攻陷洛
辽涿州新城(今河北高碑店东南)人,字昌寿。辽进士。官至御史中丞、辽兴军节度使兼汉军都统。金太祖下燕京,归新城故里。宋得新城,累诏不应。宗望再取燕山,诣金军幕府告谒,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宗望谋划军机。
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字季。文帝时以貲为骑郎,十年不得调。后补谒者,言秦汉兴亡得失称旨,得任谒者仆射,迁公车令。尝以事劾奏太子、梁王,文帝奇之,拜为中大夫。后任廷尉,以用法持平著称。时有人犯
学校名。清光绪六年(1880)云贵总督王文韶等在昆明创设。招收士子入学肄业,设经学、史学等科目。二十三年十一月,云贵总督崧蕃等在该书院创建算学馆,分议章程,出示招考,并慎选精通算学之人主教其中。后增添
见“内三院学士”。
金文作史留。西周宣王时太史。曾作大篆字书十五篇,供史官教学童之用,名《史籀》,或称《史篇》、《史籀篇》。王莽时亡佚,东汉光武帝时重获九篇,后佚。参见“史籀篇”。
利用风力的船用推进工具。亦称篷。商代遗留的甲骨文字中已有“帆”字,形状犹如张开的风帆。最早的帆可能为方形,采用正装方式,后改进为斜装,并逐步发展为梯形斜帆。历史上,因制作材料不同,又有布帆和利篷之分。